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文献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总结现有的中药及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方法学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临床医生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上述数据库中无法下载或者未收录的相关期刊、会议论文、各大院报及校报等。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0软件对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66篇文献,其中中医组24篇,中西医结合组42篇。文献方法学质量及安全性评价如下:1.所有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均不高;只有6篇文献的随机分组法是采用随机数字表,1篇文献采用单盲法,所有文献均未交待双盲法、分配方案隐藏;2.Jadad评分表结果显示2分的文献有6篇,0分的文献有7篇,1分的文献有53篇;3.从观察的10篇文献报道与分析的不良反应来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单用西医药低。Meta-分析结果如下:1.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医药:2.中医药降低血小板抗体PAIgG优于单用西医药;3.对升高血小板计数程度,中医药与单用西医药结论不存在统计学差异:4.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单用西医药更能有效的升高血小板计数。结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和安全性高于单用西医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各个试验存在的偏倚较大,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尚不确定,缺乏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因此,今后的临床研究应注重临床试验设计,临床实践和科研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应当盲目过分依赖两者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糖尿病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抗感染、局部清创及血糖控制等综合治疗,在综合治
阐述了确定混合燃气爆炸极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混合燃气爆炸极限的计算方法,探究了低含量可燃气体混合物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判定方法,指出了相关标准中存在的盲区,提出了制定相
近年来,以H.323为代表的VoIP技术在全球运营商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人们充分体验了使用“低价长途电话”的愉悦。2003年开始,以银行为代表的一批行业用户开始尝试在数据网内开通
介绍了尿素装置工艺气体可燃组分来源,分析了(CH4+C2H6)-N2混合体系的爆炸性原因,探讨了航天炉、BGL、SHELL气化工艺对尿素装置尾气爆炸性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车牌识别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本课题组研制的车载云台摄像机硬件的基础上添加车牌识别功能组成可移动式车牌识别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式车牌识别系统,
诱导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研究治疗肿瘤药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总结研究近几年临床应用各种中药的单方或有效成分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包括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对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揭示甘草酸与乌头碱成分配伍,降低神经元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应用MTT法测定乌头碱与甘草酸分别以1:1、1:2、1:0.5配伍给
我们正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逐渐从信息匮乏的时代走进了信息过载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就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接连爆发导致大量经济学者对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主流经济学将关注点更多地停留在外生因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DYX1C1基因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和40例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DYX1C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DYX1C1基因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