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o,Ch4and Co2 Emissions from Acidic Soils Affected by Colomite Application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酸化是制约农田土壤地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上约30%的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在中国,约有2百万km2的土壤为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产中施用石灰和白云石等是改良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然而,向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白云石会改变土壤碳(C)和氮(N)循环过程,必将影响到土壤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因此,明确酸性土壤施用白云石后GHG排放特征及影响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设置了系列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白云石对酸性土壤GHG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能为白云石改良酸性土壤后的GHG排放特征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研究选用第四季红粘土发育的两种不同轮作模式的水稻土,其一为油菜-水稻轮作(简称PR,pH5.25),其二为水稻-冬闲淹水(简称PF,pH5.52),两土壤均采自湖北省成宁市贺胜桥附近。土壤经风干过筛后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实验,定期取样分析土样相关指标以及三种温室气体,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⑵与对照相比,添加白云石在前期培养阶段(1~17天)能快速增加酸性土壤的pH值,之后缓慢增加直至培养结束。在低量(L)和高量(H)添加量下,土壤pH值范围从5.30提高至7.70,白云石添加量越大,土壤pH值增加越大;土壤水分也影响到了pH值,土壤在90% WFPS的pH高于55% WFPS;研究还发现,与水稻秸秆相比,添加相同量的绿豆秸秆后土壤pH更高;而添加DCD对土壤的pH无显著影响;几种添加培养实验中,90% WFPS条件下添加2 g kg-1的白云石后对土壤酸性改良效果最佳,但在该条件下添加氮肥后一定程度降低了土壤pH。  ⑶与PR土壤相比,PF本底氮含量较高,培养过程中具有更高NH4+-N浓度。添加白云石也能促进土壤NH4+-N的释放,且浓度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和提高土壤含水量均能增加土壤NH4+-N的浓度;与水稻秸秆相比,添加绿豆秸秆促进了土壤更高NH4+-N的释放;同样,添加DCD硝化抑制剂后也能显著促进土壤NH4+-N含量,且铵态氮浓度受DCD添加量的影响。  ⑷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培养时间不断上升暗示了试验土壤处于硝化过程。一般而言,培养结束时土壤中NO3--N浓度最高。与L处理相比,H处理下的白云石能促进土壤更高的NO3--N含量;施用氮肥和添加秸秆均能提高土壤NO3--N含量,但绿豆秸秆促进了土壤更高NO3--N含量;添加DCD后降低了土壤NO3--N浓度。  ⑸土壤DOC和MBC浓度在培养初期较高,随培养的延续而不断下降。提高土壤水分和H处理下的白云石均可提高土壤MBC和DOC含量。氮肥和DCD的应用也可适度增加DOC和MBC含量,但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添加秸秆提高了土壤MBC和DOC含量,且绿豆秸秆的促进效果更佳。  ⑸培养初期,土壤N2O排放通量较高,随培养时间延续而降低。与55% WFPS相比,90% WFPS条件下排放了更多的N2O。90% WFPS条件下添加氮肥N2O排放峰值为0.59μg N2O-N kg-1 h-1。添加秸秆后N2O排放通量为0.31~4.32μg N2O-Nkg-1 h-1,与水稻秸秆相比,添加绿豆秸秆促进了更多N2O排放;与L处理相比,H处理下添加白云石后,降低了土壤N2O数量级的排放,整个培养期间,土壤pH值与N2O通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添加DCD也能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通量,且减排效果与DCD添加量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DCD抑制了硝化过程。相比而言,DCD和白云石复合处理下N2O排放量最低。  ⑹添加白云石促进土壤对CH4的吸收,因而降低了CH4累积排放量。H处理的土壤CH4减排效果更佳。不同水分下,CH4排放差异明显,90%WFPS条件下土壤CH4以排放为主,而55%WFPS条件下以吸收为主。此外,施用氮肥增强了土壤CH4排放,但DCD却抑制了甲烷排放。整个培养期间,土壤pH值与CH4通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⑺添加白云石后,在提高土壤pH值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呼吸。在培养前期,因有充足的基质碳源,土壤CO2排放通量较高,后期随土壤DOC和MBC浓度的降低而下降。此外,培养过程中土壤pH值随土壤中可溶性碳的逐渐溶解而增加,该条件又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因而,添加白云石后,可促进无机碳释放到大气中。土壤DOC和MBC含量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同样,添加DCD对土壤CO2的排放无明显影响。但添加秸秆能为土壤提供更多可利用性碳源,因而能显著促进土壤CO2的排放,与水稻秸秆相比,添加绿豆秸秆后促进了更多CO2的排放。  ⑻向土壤中添加白云石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具有较好的酸性改良效果。土壤pH值上升后激发了土壤有机碳和矿质氮的的矿化,进而影响到土壤N2O,CH4和CO2的排放效应。具体表现为,减少了土壤N2O和CH4排放通量,但增加了土壤CO2排放。因此,本研究暗示,添加白云石是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有效措施,不仅可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还可降低土壤N2O和CH4排放,但同时也会增加土壤CO2排放。
其他文献
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内一支沟——庙沟作为研究区,通过采集研究区内主沟道沟壁、果园、农地
针对热带牧草盲目施肥及磷肥利用率低可能影响地下及地上部分生长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根箱法试验,盆栽试验及大田验证试验的方法,着重从地下部分入手,主要探讨不同磷浓度对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一黑籽雀稗和王草根系分布特点、形态结构、根系活力、内部显微镜结构、地上部分磷含量及根际生理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为其栽培管理提供依据,为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种不同
产地溯源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手段鉴别样品产地来源。以同位素指纹分析为主的产地溯源技术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官方认可的方法。而我国产地溯源研究较少,且技术手段
本文通过在南疆库尔勒市田间小区试验,应用Nmin方法分阶段对土壤中硝态氮速测进行优化施肥,结合棉株氮素养分吸收曲线,建立了棉花氮肥推荐的技术体系,同时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棉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试验为常规农业管理条件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丰富的可靠信息。本研究以中国生态系统
学位
油菜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的氮肥施用对于保证油菜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宜氮肥形态的选择是氮肥合理施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配施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氮素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明确了直播油菜生产中适宜氮肥形态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油菜根系的生长和构型、用于氮代谢相关的光合电子能量分配两个角度解析了不同形态氮肥配施对油菜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以期为直播油菜合理
土壤侵蚀引起土壤养分流失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形式,而水土保持林是治理水土流失及控制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措施。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一直是水土保持学科的研究重点和
椪柑为中国中部柑橘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其果实品质因树龄的变化出现退化。目前,关于椪柑果实品质、土壤-树体营养随树龄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研究鲜为报道。本研究在湖北宜昌
当植物处于高浓度臭氧(O3)下时,O3浓度的升高抑制了植物的生长,破坏了光合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了生物量和产量的形成,且响应程度随O3设置浓度、试验平台和品种的不同而异,因此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鸡粪及花生麸在无土栽培基质中对芥菜和生菜生长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施用比例及施肥方案;同时通过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两种有机肥在基质中氮磷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