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绘画观影响下的工笔人物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古老的一种形式,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承担着“助人伦、成教化”的维护社会伦理和普及宗教教义的重要媒介作用,也正是其显著的社会功能,成就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辉煌和鼎盛,工笔重彩人物画经历了从晋到唐的大发展,至唐代吴道子出现,达到了风格高度的成熟。从艺术史规律来说,一种画风的成熟,往往新的风格也孕育其中。唐中叶的“水墨之兴”和庄禅思想的合流,为文人画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文人画进入滥觞时期。 北宋中叶,文人绘画观在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的推动下走向自觉和成熟,文人画家李公麟将文人绘画观的理念带到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来,一种脱胎于晋唐工笔重彩人物传统的文人工笔人物画风开始形成,它在格调上追求文气和抒情,在形式上以水墨观消解重彩,发展了工笔淡彩和白描风格,在功能上逐步成为文人寄托情致的艺术形式,北宋形成的文人工笔人物画风成为新的人物画传统。元代赵孟頫在李公麟的基础上揉和“古意”、“书意”,以及“疏简”时风,将文人工笔人物画风推向了高峰,其《调良图》可以视为这一风格的经典之作。 元初之后,人物画创作走向式微。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绘画进入了摹古和保守的阶段,文人工笔人物画风在继承中结合世俗的影响走向柔弱萎靡的境地,明末清初,陈洪绶等文人画家以“高古奇骇”的画风力拯时弊,为文人工笔人物画风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其影响一直延及今天的画坛。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山水画家作品的分析,对浙江山水画用墨的现状做出了个人的评价。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谈童中焘先生提出的“五墨”的内容、提出“五墨”的艺术背
期刊
四喜班是晚清戏曲变革环境中从徽班向京剧班社嬗变的优秀演剧团体。本论文试图在材料的收集和梳理上,做一个历史的描述,并从中提出徽班向京班转变及演剧组织生存发展的若干规律
山区箱形拱桥的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但受当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之施工从业人员素质及质量意识的欠缺,使得诸如拱轴线偏离设计线形、预制拱箱吊装错位、接缝质量差等成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