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已建立的浙江中、西、南地区6家综合性医院的多中心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数据库,分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前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及探讨影响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及良好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神经内科医生在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及预后评估方面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于浙江中、西、南地区的6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的122例在发病4.5h内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相关数据分析。①根据治疗前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纳入服用组(n=16)和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纳入无服用组(n=106),对比两组的基线特点、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和预后,根据治疗后24~36小时复查头颅CT结果对颅内出血转化进行分型,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出血转化的类型。②根据静脉溶栓后复查头颅CT的结果是否存在颅内出血转化,将纳入的病例分为出血组(n=18)和无出血组(n=104),对比两组的基线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分析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③根据治疗后90天达到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分或1分]与否,将病例分为良好预后组(n=45)和不良预后组(n=77),对比两组的基线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探讨影响静脉溶栓良好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1.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静脉溶栓患者的颅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与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组(无服用组)相比,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组(服用组)的年龄明显偏高[(69.1±7.0)岁与(62.3±11.7)岁,t=3.212,P=0.003],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服用组[37.5%(6/16)与11.3%(12/106),x2=7.575,P=0.006],90d后的良好预后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3/16)与39.6%(42/106),x2=2.602,P=0.107]。 2.影响溶栓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因素分析 与无出血组相比,出血组的年龄偏高[(70.0±8.0)岁与(62.1±11.5)岁,t=2.814,P=0.006],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3.2%(6/16)与9.6%(10/106),x2=7.575,P=0.006]。将年龄、心房颤动、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舒张压、基线NIHSS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7,95%CI1.002~1.158,P=0.044),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OR=3.967,95%CI1.107~14.210,P=0.034)是增加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风险的危险因素。 3.影响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因素分析 良好预后组的基线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不良预后组[8(5,11.5)与13(10,16),U=806.500,P<0.001],溶栓前血糖低于不良预后组[(7.1±2.1)mmol/L与(8.5±3.9)mmol/L,t=2.597,P=0.011],舒张压低于不良预后组[(81.1±12.7) mmHg与(85.8±10.9),t=2.064,P=0.042]。将性别、基线NIHSS评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房颤动、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舒张压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296,95%CI1.147~1.464,P<0.001)、溶栓前舒张压(OR=1.057,95%CI1.013~1.103,P=0.011)是90d的良好预后的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不影响患者90d的良好预后(OR=2.918,95%CI0.562~15.154,P=0.203)。 结论: 1.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增加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但不影响治疗后90d的良好预后。 2.年龄越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越高。 3.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严重,溶栓治疗后90d的预后越差。溶栓前舒张压为良好预后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