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区原子核的形状演化与形状共存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0质量区的轻稀土核处于球形核与变形核间的过渡区域,表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结构特性。由于集体的振动、转动与单粒子运动自由度间的相互竞争,使这一过渡区原子核的能级纲图非常复杂,往往在低激发能区便显示出了多样的形状信息。  本实验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的。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4Sm(16O,3n)157Yb布居了157Yb的高自旋态,实验靶144Sm的厚度为3.1 mg/cm2。铅衬厚度为13.2 mg/cm2。束流能量85 MeV。探测退激γ射线的探测器阵列包含10套BGO反康的高纯锗(HPGe)探测器,一台Clover探测器,以及用于探测低能的两台小平面探测器。利用Radware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搭建了能级纲图。本论文工作首次发现了分别建立在vf7/2与vh9/2轨道上的集体带结构。  利用Total Routhian Surface(TRS)方法与粒子转子模型(PRM)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物理分析。计算显示vf7/2与vh9/2带的低自旋部分都具有长椭球形状,而vi13/2带的低自旋部分则是具有较大γ形变的三轴形状,此外和同中子核155Er类比发现157Yb中还有两个带具有扁椭形状。据此本论文认为在157Yb中具有长椭,三轴以及扁椭形状共存的特点。利用三轴的粒子转子模型对vf7/2,vh9/2和vi13/2带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论文对这些带的组态指定。根据TRS与推转壳模型计算,vi13/2正宇称带高自旋部分的行为重新解释为同时发生了一对h11/2质子与一对h9/2中子的顺排。对于vf7/2与vh9/2负宇称带的回弯则都是由一对h11/2质子的顺排引起的。结合本实验结果,对Yb以及Er, Hf同位素链中i13/2中子对和h11/2质子对的顺排频率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对奇AYb同位素中vi13/2正宇称带与vh9/2负宇称带的旋称劈裂情况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远红外激光干涉仪作为测量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和分布的有效手段已经被应用到托卡马克和许多磁约束装置中。在托卡马克物理实验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是热核聚变过程中一个极其重
双中子和多中子晕核的研究一直是国际放射性核束研究的热点。双中子关联的精确测量依赖于位置分辨好、探测效率高和双中子鉴别能力强的中子谱仪。国际上各大放射性束研究机构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它预言了胶球,混杂态以及多夸克态等新型强子态的存在。QCD理论的渐进自由的特点使微扰理论获得巨大成功。而微扰理论仅在在高动量迁
斯隆数字巡天(SDSS.)、 Ia型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CMB.)等探测结果显示:我们所在的宇宙正在不断地加速膨胀。多数理论分析家觉得引起宇宙膨胀的原因是其中存在人们所未知的物
蛋白质折叠、材料发光、晶格相变等过程的实时观测需要时间分辨的实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及同步辐射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波段的脉冲光源,加上快速探测技术的不断成熟
在统计物理学中,统计模型的建立对相变的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实际情况的简化,又包含了实际问题的本质特征。在建立简化模型后,通过对其配分函数求偏导数可以得到系统的
描述基本粒子之间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M),虽然经受了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实验的检验,但它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和实验都表明TeV能标处应该
该文在Bohr四极形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原子核的多极形变集体运动,着重探讨了八极形变集体运动问题.原子核八极形变是区别于常见四极形变的一种重要的集本运动表现形式,其空
本论文就傅里叶变换光谱仪(FTS)微小型化与静态化的问题,开展了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SMFTIRS)的系统设计与信息处理研究。利用两面多级微反射镜阵列替代Michelson结
首先,提出一个精确而且数值稳定的求解水平变化波导声传播问题的全局矩阵耦合简正波(DGMCM)方法,该方法能够处理二维点源和线源问题,提供声场的双向解。该方法利用全局矩阵(D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