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的密度较小,在地球储量很大,所以镁合金是迄今为止最有前景的工程材料。但是,镁合金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能力较低,这是由于镁合金的晶体结构是密排六方结构,在室温下镁合金能够启动的滑移系十分有限。为了提高镁合金的塑形有不少学者对镁合金进行了研究。本文目的在于结合实验数据和VPSC模型对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进行模拟分析。本文研究了AZ31轧制板材在沿不同方向压缩和拉伸时候所表现的机械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以及通过不同的变形方式获得不同的变形机制,再分析不同的参数对于塑性变形的影响。实验沿试样不同方向压缩不同的应变量:沿ND方向压缩,沿TD方向压缩和以及沿与RD和ND方向成45度角压缩和沿RD拉伸。再通过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以及VPSC模型分析数据。研究表明:(1){10-12}拉伸孪晶出现在塑形变形的开始阶段,这类孪晶消耗母体晶粒并且改变母体晶粒的取向。(2)当应变量为0.05-0.06的时候,{10-11}压缩孪晶开始成为塑性变形的变形机制。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10-11}压缩孪晶的体积分数也增加直至断裂。(3)在压缩过程中,当总应变大于0.15时,压缩孪晶成为变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变形机制。尽管在{10-11}压缩孪晶会产生应力集中。但在断裂之前,压缩孪晶会协调所产生的塑性变形。(4)在大塑性变形过程中,利用VPSC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出流变应力、孪晶相对运动、孪晶体积分数以及宏观的织构演化。(5)在模拟过程中,孪晶不会产生额外的硬化效果,滑移所产生的硬化效果不需要通过提高孪晶的潜在硬化参数获得。在其他论文中,滑移需要从拉伸孪晶中获得更高的硬化参数来调整应力应变曲线。(6)当应变较高时,虽然在沿ND和TD方向压缩所产生的压缩孪晶的体积分数很接近,但是在沿ND方向压缩时的流变应力(通过实验和模拟所获得)曲线比沿TD方向压缩所得到的流变应力曲线更低。同时,实验还通过不同的变形途径:沿ND方向压缩(TTC)、面内压缩(IPC)、沿与RD和ND方向成45度角压缩和沿RD拉伸。分析不同的材料参数对于模拟镁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分析表明:(1)为了得到精确的应力门槛值τs需要结合至少四个变形途径,每个变形途径包含着一个变形机制。实验必须包含拉伸和压缩实验。(2)模拟所得到的流变应力主要取决于所激发的机制中最高应力门槛值τs;然而随着基面滑移系的应力门槛值发生变化,也会使得流变应力的值发生小的波动。(3)在拉伸的实验中,应变的非对称性(r值)比在压缩试验中更依赖于参数。所以,在拉伸实验对于r值的测量可以用来获得相关的应力值。(4)模拟得到的{10-12}孪晶体积分数更多取决于模型与织构而不是参数值的设定(至少镁合金的临界剪切应力)。(5)把滑移系的潜在硬化模拟设置为1(hss’=1)很难模拟得到流变应力,但是{10-12}产生了额外的硬化效果hst>1。(6)预压量为3%的试样经过拉伸量为1%,2%,2.5%的变形后,沿RD方向的织构强度逐渐减小,沿TD方向的织构强度增加,说明在拉伸过程中伴随退孪生行为可能发生了位错滑移从而引起晶粒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