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景下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规划与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驾驶是一种减少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提升交通效率并满足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的有效方法,并且已经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无人驾驶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车辆的轨迹规划与轨迹的跟踪控制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城市道路中的路口与非路口场景。基于路径速度解耦的思想,将包含时间、横向与纵向的三维规划问题进行降维,转变为两个二维的规划问题。通过先搜索后优化的方式,实现了一个适用于多场景的无人驾驶车辆的轨迹规划框架,并设计了基于三自由度模型的模型预测跟踪控制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轨迹规划部分,本文设计了基于路径速度解耦的轨迹规划算法。首先利用优化的方式获取平滑的离散参考线。基于参考线构建SL图,采用A*算法搜索初始可行路径,再采用基于二次规划的方法,对路径进行精细规划,最终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对规划路径进行平滑。基于规划的路径与障碍物的预测轨迹构建ST图,采用动态规划的方式搜索粗糙的速度曲线。为提升计算效率,在动态规划算法中加入加速跳出机制。基于粗糙速度曲线选择速度规划的可行域并构建时间与曲率的简化关系,从而将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约束加入到二次规划中,并得到最终的速度曲线。此外,针对路口场景中信号灯与非路口场景中如对向车辆逆行等常见的交通因素,在规划算法中采用障碍物筛选、引入虚拟障碍物与障碍物扩充等措施,对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加以限制,提升规划算法的泛化能力,使得规划结果更加符合实际。(2)轨迹跟踪控制部分,本文主要设计了横纵向耦合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基于考虑纵向加速度的车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相应的推导。为了保证控制的平顺性,选择采用增量式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对算法模型进行线性化,以保证其求解速度。设计了简单的底层控制器,利用车辆的滑行曲线,对车辆的行驶模型进行切换,并通过车辆的纵向动力学模型,获得最终的控制信号。(3)算法验证部分。首先构建了基于Prescan、Matlab/Simulink与ROS的联合仿真架构,Prescan用于场景构建,ROS负责算法模块间的通信,Simulink作为仿真信号的接口。为了对本文所设计的规划算法进行验证,针对路口与非路口场景,设计了不同的仿真工况,如换道、无控十字路口、临道车辆切入等。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轨迹规划算法在城市路口与非路口场景下均能够规划出满足各项约束的可行轨迹,基于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能够将跟踪误差保持在较小范围内。此外,规划算法与跟踪控制算法的运行频率均能够满足无人驾驶系统的严苛需求。
其他文献
<正>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等范畴,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以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突出,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突出,称为下消。本病常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在疾病不同阶段,阴虚燥热可以并存,或各有偏重。初期以燥热为本,病程长者燥热阴虚互见;后期以阴虚为主,日久则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
期刊
报纸
文章以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招银大厦项目为例,介绍软土地区两个相连深基坑不同步开挖的支护设计。为确保项目基坑开挖的安全,设计采取同时布置角撑和对撑,增加水平支撑冗余度等措施,解决了相连深基坑不同步开挖这一关键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可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及参考。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拥有量显著增加,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无人驾驶技术主要包括获取环境信息、路径规划以及轨迹跟踪三个部分,其中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无人驾驶的局部路径规划进行研究并验证其可行性,构建基于改进势场法的局部路径轨迹,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对轨迹进行跟踪仿真验证。具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相关政策的开放,无人驾驶不断向商业化推进,已经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人工智能产业之一。在无人驾驶技术当中,环境感知是实现精准定位、决策控制等技术的前提。在环境感知当中,视觉感知由于其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得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方法。视觉感知系统需要对道路、天空、房屋等背景类别实现像素级视觉感知,以确定无人驾驶车辆可行使区域。同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开始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人驾驶汽车落地的先决条件是安全,因此无人驾驶汽车的导航定位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视觉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SLAM)便是着力于减小位姿估计所产生的误差。本文在自主设计的线控无人车上进行了VSLAM系统的研究,包括单目相机的标定、深度相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微创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牙体缺损不超过1/3的磨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实验组采用微创根管治疗并用纳米树脂直接充填髓腔及窝洞,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根管治疗的操作时间;诊间及治疗后疼痛评分。对比修复完成后6个月、1年、2年的修复体FDI评分及2年后的治疗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根管充填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显著短于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各类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攀升。无人驾驶技术的使用能缓解驾驶员的压力,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感知技术中的环境感知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基础和前提,是当前无人驾驶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围绕激光雷达采集到的交通道路点云数据,结合相关数据预处理方法、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了行人目标检测与识别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