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化中的飞跃--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形象学学者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对“他者形象”作了下述定义:“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①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着十分强烈的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在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国这个拥有古老历史和文明的国度,其形象在西方视域中经历了千年的起起伏伏。作为西方文明的一面镜子,他时而灿烂夺目,时而黯淡无光。西方人始终以自己的想象创造着中国形象,并进行自我形象的确认。长期以来,美国文化中的中国形象表现为迥然不同的两个极端:极度聪明、持久勤奋、遵守孝道、爱好和平以及坚忍克制等;奇异野蛮,对痛苦、死亡和人类灾害的毫无感觉和漠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关系的逐渐紧密和交通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开始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异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中国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迪斯尼和梦工厂两家公司分别于1998年和2008年制作完成的两部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表现出二十多年来美国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
  本文从比较文化的视角以形象学为理论依据,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对象进行美国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章通过对两部影片的结构、情节和中国元素运用的研究,力图探讨以影片制作者为代表的一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而了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形象的变化和飞跃。
  《花木兰》是美国第一部完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电影,其中我们看到了众多的“中国制造”:从田园村舍到古殿庙宇,从饮食起居到梳妆打扮,从故事模型到风俗礼仪,都显示着典型的东方特征、中国印象。故事依旧是原来的故事,人物依然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物,而影片所展现的显然又是另一番景象:木兰不再仅仅是那个典型的东方女性,更像一位热情、开朗、奔放的美国西部女牛仔。从外表、言谈、举止到内在情感、气质完全变了味。尽管影片中亦多处涉及到中国传统的观念、思想,但总体来说,迪斯尼的这部倾力之作,是用了中国文化的“瓶”装了美国文化的“酒”。但迪斯尼以认同的态度采用中国文化元素制作电影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国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转变。而影片所覆盖的广泛观众群体又把美好的中国形象带到美国和西方世界。因此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在美国的中国形象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功夫熊猫》的制作者没有停留在对中华文化的浅层表达上,而是更为坦诚、谦逊、用心良苦地将这一古老东方文明向纵深处挖掘,体现出编者们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层理解。它表现了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中国形象在美国文化中发生了一次重要飞跃。《花木兰》到《功夫熊猫》的变化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要求和产物,它代表一种积极的文化融合趋势。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观众都需要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文化,打破文化对立,从而使世界文化走向多元化和一体化的统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章对清朝末期的蒙古族画家、文艺理论家松年的作品《颐园论画》进行了研究,探索蕴含于其中的艺术思想以及理论根源。论文由导论,总结部分和第一章第二章组成。  导论中叙述了蒙古族汉语文艺理论发展概况以及松年和他的《颐园论画》,介绍了关于本作品的研究情况、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阐述了松年的身世和他的《颐园论画》的创作时代背景,探索本作品的理论根源进而得出《颐园论画》是继承和发展了汉族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