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理论视角下能源报告类文本汉译研究 ——以Market Report Series:Oil 2017为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翻译实践项目选自《市场报告系列:石油2017》的部分章节,主要介绍未来五年全球石油市场的变化趋势。能源报告类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因此翻译此类文本时不仅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传达,还要注重译文的语言逻辑。而Halliday和Hasen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为解决能源报告类文本翻译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给予了新思路。本论文首先概述了语篇衔接理论以及该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最后根据能源报告类文本的衔接特点,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讨应采用的翻译方法以使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更大程度地达到等值翻译。分析发现,能源报告类文本语言专业性强,语篇结构紧凑,语义关系复杂,主要突出的衔接手段包括指代、替代、省略以及连接。因此本论文从这三个衔接手段入手,结合原文本中具体的翻译实例,总结出采用的翻译方法包括:还原法、增译法、省略法。针对指代衔接手段,英文指代词位置多现,译者应根据不同程度的衔接力,采用还原指代词法或省略指代词法,帮助译文避免产生歧义和逻辑不通;针对替代和省略衔接手段,由于中英文使用词汇不对等,译者可采用还原替代词法和增译省略词法,确保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针对连接,英文会通过语义关系来预设逻辑关系,译者可采用增译连接词法,尽可能使译文逻辑清晰,帮助读者减轻阅读理解压力。总之,语篇衔接理论对于能源报告类文本汉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注意把握原文衔接关系,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完美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其他文献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汉语的精粹,其结构精炼,内涵丰富,表达力强,无论在写作中还是日常交流中,都十分常用。学界关于成语的研究不尽其数,但大多集中于对成语本身和成语翻译等方面的研究,而将成语作为外文汉译过程中的具体翻译手段来研究的案例非常少。本报告以历史文本History of Serbia英译汉为研究对象,根据文本性质和功能,宏观上以归化翻译策略为指导,将成语作为具体的翻译方法,通过不同
椎名麟三是第一次战后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民众作家”,也是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人类的“自由”是其一生探寻的课题。对于椎名麟三而言,“自由”是不能与死亡拆分开的,对死亡的绝望与对自由的渴望相伴出现在椎名文学中并且贯穿始终。由此,探索椎名文学中的“自由”主题时,不能忽视“绝望”主题。此外,椎名麟三小说的文体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在探索主题变化时对文体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目前为止,关于椎名
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使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开化、生活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艺术工作者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创作,业务技能与时俱进,各个艺术领域的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当代河南本土优秀作曲家彬彬济济,优秀的声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演唱者,想要演绎好河南本土的声乐作品不仅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医疗行业的发展,不仅投资药物还积极投身于开发先进的医疗器械。中国在发展自身外科技术的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先进医疗器械。因此,如何准确翻译这些医疗器械相关的文件对我国医学人员和研究人员使用器械和开发新的器械事关重要。基于笔者对医疗器械相关文件的英汉翻译经验,本文选取了《临床评估报告》为研究对象,从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文本类型理论对医疗
在“北京高校西葡语专业群”成立的背景下,本文以2018年北京地区全国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八级考试视译部分为研究材料,重点研究视译非流利现象中的停顿、重复、修正及错误开始这四类常见问题的特点及规律,及它们与视译质量与评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具体来说,本文将以上四类非流利现象分为16个具体的表现,并通过自建语料库,抽取了 150份2018年北京地区西语专八视译的录音作为样本。随后,以成绩为标准,把抽取
古希腊、罗马乃至文艺复兴的西方人物雕塑大多数都是以写实手法进行塑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艺术形式的新追求,人物雕塑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形式语言。安东尼·葛姆雷的人物雕塑正是表现了对人物与空间关系的探索过程,致力于使作品成为塑造空间和阐释空间的工具。通过在当代的历史坐标上,以传统人物雕塑中的空间表现为参考,从葛姆雷人物雕塑的主题、表现方式和展示形式等探索角度进行案例研究,主要研究葛姆雷人物雕塑空间
本研究项目选自国际能源署撰写的《G20国家的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sin G20Countries),属于以传递信息为主的能源报告类文本,英文原文信息量大且多长难句。笔者根据维纳和达贝尔内提出的明晰化概念,探讨如何将原作隐含的信息以更为明确的方式在译作中表达出来,实现能源报告类文本的明晰化翻译,使译文达到信息准确、语气连贯、方法得当。通过对明晰化的文献研究和对《G20国家的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均居前列,2018年,全球CRC新发病例数超过180万,死亡病例数为88.1万人,在各种癌症当中,CRC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第三位(10.2%),病死率位居第二位(9.2%)。但值得注意的是,经多年不懈努力,美国CRC发病率已经开始逐步下降;而在中国,CRC发病率与病死率曾经长期维持在极低水
本研究报告基于翻译实践项目——《清洁女工手册》,探讨如何应用识解理论提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汉译的质量,增强其可读性和传播性,更好地促进英汉文学交流。该项目中的三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莫伊尼汉牙医》、《外遇》、《卡门》,选自美国当代小说家露西亚·柏林所著短篇小说集《清洁女工手册》。小说人物鲜明,行文简洁朴素,包含难以判断的叙述视角以及大量的非常规表达和文字游戏。经统计,国内目前对第一人称叙事小说汉译的
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材料来自《字林西报》,该报纸是英国人在近代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且影响最深的一份英文报纸。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以有关印度文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相关报道翻译为例,探讨针对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新闻报道的翻译策略。根据赖斯提出的功能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有关泰戈尔的英文报道旨在传递讲学信息、文化知识、社会观点等事实,属于信息型文本。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