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染料的生物毒性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作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的毒性,特别是偶氮染料的致毒作用,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评价偶氮染料对生态环境的毒性效应,减少其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已成为急待研究的课题。染料分子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并引起某种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在靶部位与关键性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可引起生物大分子各种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发生毒负作用。近年来,关于污染物不良效应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以生物大分子作为污染物作用的靶位点,从而使人们对于污染的认识及其评价更为明确,也为污染物的防治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本论文从两个层面对三种偶氮染料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用发光细菌法评价了它们的急性毒性,并对致毒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种染料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机理和与DNA结合模式、亲和力大小以及对DNA碱基序列特异性识别的研究,预测其对人类潜在的危害。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发光菌法评价了三种偶氮染料的急性毒性,应用拉曼光谱技术测定了染料作用前后发光细菌体内生物大分子特征拉曼位移,并对发光菌与C.I.酸性红73接触前后特征拉曼位移的变化进行了详细指认。实验表明,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三种偶氮染料均有一定的毒性。其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I.酸性红73>C.I.酸性蓝113>C.I.活性红24。其中,C.I.酸性红73毒性最大,当浓度为100 mg/L,与发光细菌作用15分钟后,其发光拟制率为26.9%,毒性大小相当于氯化汞浓度为0.061mg/L时毒性,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毒性增加。拉曼光谱也表明,三种偶氮染料和发光菌接触后,与其生物大分子发生了结合,或者使这些生物大分子所处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其特征拉曼峰的强度和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到发光菌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表现在发光强度的降低。2.应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还原黄素单核苷酸(FMNH2)与菌荧光素酶的最佳结合部位位点。完成了FMNH2和荧光素酶三个区域(即α亚基、β亚基和两个亚基的交界面处)的分子对接研究。根据FMNH2与菌荧光素酶每个区域的的最低结合能,识别了两个活性位点,一个在α亚基,命名为活性位点Ⅰ(active site-Ⅰ),这个活性位点与已报道的大量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另一个是在两个亚基交界面处,命名为活性位点Ⅱ(active site-Ⅱ)。FMNH2在这两个活性部位的最低结合能分别为:-32.4 KJ mol-1(活性位点Ⅱ)和-31.2 KJ mol-1(活性位点Ⅰ),表明两个活性位点具有近似的亲合力。活性位点Ⅱ的提出,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杂二聚体的催化活性高于单个亚基的催化活性;为研究化学污染物对细菌发光抑制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基因突变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提供一些基础信息。3.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完成了细菌催化发光反应的底物长链脂肪醛和三种染料在荧光素酶两个活性位点的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出每种物质在两个活性位点的最低结合能。通过对比结合能的大小,分析了三种染料抑制细菌发光的分子机制。分子对接实验表明,C.I.酸性红73与底物黄素单核苷酸相比,在两个活性位点都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能抑制底物长链脂肪醛在两个活性位点的结合,应具有较强的细菌发光抑制效应。而C.I.酸性蓝113和C.I.活性红24在活性位点Ⅰ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抑制酶与两种底物在活性位点Ⅰ的结合;但是在活性位点Ⅱ的的亲和力较差,结合能均为正值,而不能抑制它们在活性位点Ⅱ的结合,对细菌的发光抑制率应较小。这与细菌发光抑制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4.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园二色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三种染料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分子机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三种染料与蛋白质之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自发结合形成配合物。疏水作用是主要的作用力类型,而氢键和静电作用对于形成稳定的染料-蛋白质复合物也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染料与白蛋质的结合还诱导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微弱变化。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两种酸性染料C.工.酸性红73和C.I.酸性蓝113与蛋白质最可能的结合位点在蛋白质第一结构域的ⅠB亚域;给体(Trp214)与受体(染料)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06和2.82 nm,与实验得到的结果3.28 nm(C.I.酸性红73)和2.78(C.I.酸性蓝113)是非常接近的。而活性染料C.I.活性红24主要结合在蛋白质第二结构域的ⅡA亚域;Trp214与C.I.活性红24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8 nm,而通过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的作用距离为3.11 nm,二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1)C.I.活性红24分子中含有较多的活性基团,包括带负电的三个磺酸基(-SO3)、两个氯原子(-Cl)和一个羟基(-OH),带正电的仲胺和一个三嗪环,这些活性基团使的该染料分子易与蛋白质的碱性或酸性氨基酸结合,而不能进入所研究的四个结合位点;(2)亚域ⅡA是C.I.活性红24最佳的结合位点,但是仍会有部分染料分子结合在其它几个亚域。通过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出的作用距离应为C.I.活性红24的各结合位点与蛋白质色氨酸残基(Trp214)之间距离的平均值;其它原因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染料中,C.I.酸性红73与蛋白质具有最低的结合自由能ΔG(实验值)和最大的结合常数Kb,这与其具有最大的生物毒性(抑制细菌发光)是一致的。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会影响到生物体内重要物质的储存和运输,与它们形成竞争,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生物毒性的发生。所以,通过研究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计算它们结合力的大小和结合位点,来预测它们的生物毒性是可行的。5.应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这三种染料与9个DNA片段的结合模型和对DNA序列的选择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小沟槽结合是三种染料与正常的DNA片段(没有插入缝隙)结合的主要结合模式。即使DNA片段中存在插入缝隙,小沟槽结合也可能是部分染料的优先结合模式。在研究的九个不同碱基序列的DNA片段中,十二聚体d(CGCGATATCGCG)2 (PDB ID:1DNE)是酸性红C.I.73最佳的结合对象,具有最低的结合自由能(-9.19kcal/mol.);六聚体d(CGATCG)2 (PDB ID:1Z3F)是C.I.酸性蓝113最佳的结合靶标,具有最低的结合自由能(-11.8kcal/mol.);含有两个插入缝隙的四聚体d(CGCG)2 (PDB ID:1D32)的小沟槽是C.I.活性红24最佳的结合靶标,具有最低的结合自由能(-8.13 kcal/mol)。结合模型分析表明,三种染料中,只有C.I.酸性红73分子中的萘二磺酸部分对DNA小沟槽的CG碱基序列具有选择性,而其它两种染料没有明显地表现出碱基序列的选择性。研究表明,三种染料与DNA的亲合力大小跟与小沟槽结合的芳香基团的数目有关,芳环越多亲合力越大。由于C.I.酸性蓝113比其它两种染料具有更多的芳香基团与小沟槽结合,能与DNA小沟槽形成更大的π键堆积。所以除了一个十二聚体d(CGCGATATCGCG)2 (PDB ID:1DNE)外,C.I.酸性蓝113与其它8个DNA片段的结合,都具有最强的结合能力。这是否表明该种染料具有较强的基因毒性,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DNA大沟槽是结合蛋白质的场所,研究发现,有部分构象的染料分子结合在DNA大沟槽中。如果染料分子与DNA大沟槽形成竞争性占位,而影响到与蛋白质的相互识别,可能会干扰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产生毒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岩溶水源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长期积累的污染源资料及水源地污染动态的系统监测信息为基础,以先进的检测、模拟实验技术为手段,从水源地污染途径与方式、污染主通道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2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目前全国大约80%的结核病人来自农村,78%的结核病例收入低于同地区的普通
唐代南衙泛指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北司是指以神策军中尉和内枢密使为首的宦官集团.两大集团势力的消长对唐中后期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北司势力的膨胀和南衙势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线投产为3.05万公里。截止至2015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1万公里,业已形成结构复杂的铁路网络。路网中单线铁路,复线铁路,三线铁
为切实抓好社区防疫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市委要求,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组成了以副局长刘晔为队长的10人党员突击队,下沉到赛罕区敕勒川街道办事处所属的2个社区
艺术教育的美感作用与人才素质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之一就是美术活动,而泥塑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容易操作
我院使用99mTc-DX105(右旋糖苷)作淋巴显像409例,现将42例乳腺癌患者淋巴显像效果进行总结如下.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风险预防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的防范措施。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所特有的
自 1990年始,我们选用自制稻谷垫置于患者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我们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