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研究 ——基于四川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a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地经济”最早由洛杉矶加州大学学者周敏提出(1992),在我国的实践始于1994年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经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随着近30年的快速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已在我国不断扩展并取得成功,为助力我国跨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和脱贫攻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广飞地经济模式的广泛应用,在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由此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促进持续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面向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飞地经济模式虽然引入时间晚、实践时间短,但却依然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譬如,四川成都--阿坝州工业园、贵州大龙石阡产业园、西藏藏青工业园、内蒙古临港产业园区等案例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飞地经济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虽然如此,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的发展速度仍然缓慢,推而不广,就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利益分配不均、人才流失等突出问题,亟待研究并加以解决。为此,这正是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所在。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运行机制不完善已是最为突出的首要问题。为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本论文不仅从定性的角度予以深入研究,而且从定量的角度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首先,本论文对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从经济基础发展、生产成本、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民族交融性五个方面,论述并构建符合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利用CRITIC赋权法、CRITIC-TOPSIS及耦合协调度方法,对我国民族地区开展飞地经济模式较为匹配的城市及产业选择方向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合作城市的匹配度及产业的选择方向,从而为解决因盲目选择合作城市而导致飞地经济模式失败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为各城市(区域)之间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提供判断方式,由此也解决了飞地经济模式运行机制中有效回避不良客观因素影响的问题。再者,本论文利用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为飞地经济模式合作的双方提供了决策模型和选择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论文提出促进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1.深入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运行机制的主客观因素。首先,对我国民族地区开展飞地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度分析。其次,从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的实践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地,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运行机制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运行机制中的统筹规划机制、互利共赢机制和要素整合机制等方面的作用机理。2.构建了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实践效果不够完善的原因之一,在于两地区开展合作之前没有充分评估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相似度、合作成本及收益等客观影响因素。为此,构建了以基础条件引力指标、经济结构引力指标、生产成本引力指标、社会保障与政策、民族交融性指标为主要核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地区飞地经济的实践,能够精准找到匹配度更高的飞地经济合作城市(区域)及产业选择方向提供了科学的评估选择方法。3.构建了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主体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合作的动态性和过程演变的不确定性,利用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对飞地经济合作不同时期双方应采取什么策略的可能性及决策选择进行分析,构建了适合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主体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为实现主体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以及提高合作可持续性提供了方法。4.拓展应用了CRITIC客观赋权法。根据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的实践情况,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对耦合协调度及TOPSIS模型中系数权重进行了拓展和补充,能更好的反映指标之间的冲突性与对比强度性,为判定两地开展飞地经济匹配度依据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5.提出了推动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虽然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在实践上已开始普遍运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模式的运行机制体制上还存在许多的弊端和不足,亟待进一步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为此,本文从飞地经济发展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合作共赢政策、金融及财政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的运行效率和实践成效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决策支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共由八章组成。绪论部分从整体上把握飞地经济实践的国际国内环境,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对比国内外飞地经济研究的不同领域及方向,为文章整体提供了理论视角及研究参考,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及不足点。第一章飞地经济模式相关基础理论及概念的界定。飞地经济模式的理论来源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共生理论、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区域非均衡与发展理论等。对飞地经济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及重新界定,完善了飞地经济概念的内涵及对其他衍生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追溯。梳理我国飞地经济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不同时期飞地经济模式在主导力量、产业发展、政策背景、合作城市、空间跨度、运行机制所表现的不同特征。第三章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的现状分析。研究我国民族地区适用飞地经济模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当前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及四川省的民族地区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初步得到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实践水平。根据实践的结果分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影响飞地经济模式运行机制的主客观因素。第四章飞地经济的产生机理和运行模式及机制分析。从空间重构和尺度重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飞地经济模式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城市尺度、区域尺度及国家尺度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对于我国飞地经济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梳理、归纳。第五章基于CRITIC赋权法飞地耦合协调度研究。分析飞地经济与耦合协调之间的关联性,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通过拓展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CRITIC赋权法计算出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的耦合协调等级,根据结果选择最优耦合协调城市,为后文我国民族地区开展飞地经济合作的匹配城市提供依据。第六章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主体博弈行为研究。运用演化博弈的的方法,为飞地经济合作双方提供主观决策选择,在不同合作阶段、不同政策支持条件等情况下,找到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解决影响飞地经济模式运行机制的主观因素。第七章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有实践案例,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出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法、CRITIC-TOPSIS法计算出城市排名选择顺序及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我国民族地区开展飞地经济模式备选城市及产业选择提供客观选择依据。第八章促进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结合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跨界小反刍动物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中国曾经暴发过两次PPR疫情,第一次发生在2007年的中国西藏,第二次发生在2013-2014年的新疆,更为严重的是此次疫情迅速蔓延到20多个省份,给中国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目前中国的西部地区是PPRV主要的流行区和聚集地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苍膝通痹胶囊与藤黄健骨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效果,以评价苍膝通痹胶囊对KOA的疗效作用;继而构建KOA大鼠模型,通过体内实验探究苍膝通痹胶囊对KOA大鼠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一、临床研究部分:根据《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等相关参考文献确定研究的纳排标准,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
2015年《<立法法>修正案》的颁布使设区的市取得了立法权。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具有维护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与其上位法之间统一性与向心力、防范地方立法保护主义的作用。2018年《<宪法>修正案》对设区的市立法权及其立法批准制度的确认,使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成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有机的组成部分。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在法律规定方面的不足和实际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抑制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设区的
在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系统地研究农田土壤-水稻系统中的重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定量解析重金属来源、准确全面评估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污染评价方法、铅同位素和受体模型等多种源解析方法、重金属生物可给性以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来源解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中已存
“智巴詿杰”((?))是一部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主要教法之一,该教法由出世性教法和入世性教法两部分组成。出世性教法由“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金刚橛”等五个分支教法组成,入世性教法由“差遣非人”、“世间供赞”、“猛咒诅詈”等三个分支教法组成。简言之,该教法名下共有八个分支教法,而“智巴詿杰”是这八个分支教法的统称。据“三瑜伽”,该教法分属于摩诃瑜伽之修部,于公元8世纪由莲花生
学位
民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2月提出《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等重点投资项目。投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民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