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与之伴随的经济社会转型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不断发生变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引导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如何合理、高效地配置城乡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城乡发展转型必然改变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主要空间载体的土地之利用方式和配置格局,尤其是作为非农经济生产生活基础的建设用地的利用,进而促使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基于已有的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研究,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可被界定为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驱动下所表现出的转变过程,包括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两方面。本研究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视角出发,在构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遥感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从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两方面分析2001-2014年通州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时空特征,并剖析影响转型的主要因子及其驱动机制,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调控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在深入理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基础上,科学剖析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概念内涵,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对城乡建设用地转型进行解析,并选择适宜分析尺度,构建了县域尺度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2)基于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两方面,从城乡建设用地的数量结构、来源去向、空间分布格局视角出发,选择东部沿海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县域—江苏省通州区为研究区域,运用2001、2010、2014年等三个监测时点的遥感解译数据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析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形态的时空特征。 (3)在厘清县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时空特征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取主要的驱动因子,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调控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显性形态方面,2001-2014年,通州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断增加,增速快速提升。其中,以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为主,年均增长率远超过城镇工矿用地;2001-2010年采矿用地的大量减少,导致城镇工矿用地出现负增长,但2010-2014年城镇工矿用地增速超过农村居民点用地。2001-2014年通州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农用地,尤其是耕地,但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不断减缓;城乡建设用地的减少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转出的城乡建设用地61.51%复垦为耕地,城乡建设用地转出为耕地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但年均转出为耕地的面积大幅下降。基于GIS的城乡建设用地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各密度区呈分散零星集聚特征分布,核密度不断增大即聚集程度进一步加强,分布密度呈现出“中密周疏”的整体空间特征且差异性显著,分布的密集程度向东部和南部扩展的趋势明显。 (2)隐性形态方面,2001-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整体上呈递增的态势,年均利用效率不断增长,但增速不断降低。2001-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均不断增强,整体功能不断上升。2010-2014年与2001-2010年比较,经济功能增速明显加快,社会功能增速下降,环境功能增速持续上升,但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一直明显低于经济功能。 (3)驱动机制方面,理论上来看,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基础约束,还要受到市场力、政策力、文化力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复杂影响。分2001-2010年、2010-2014年两个时间段对通州城乡建设用地转型驱动机制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 ①城乡建设用地显性转型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工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依然旺盛,政策制度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②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中效率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密切相关,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相对第二产业较弱,同时人口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效率转型起着控制作用,务必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发展城乡建设用地。 (4)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集约高效与可持续利用,应深入开展城乡土地权籍调查,夯实城乡建设用地转型调控的数据基础;积极推动县域“多规合一”,提升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规划管控能力;探索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丰富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市场调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