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类检测研究与应用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拥有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资源作为海洋资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鱼类的检测识别研究能够更好地辅助调查捕捞工作及水源水质监测工作,并为增强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水下视频图像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为鱼类的检测识别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然而水下视频图像背景复杂,鱼类形态变化万千,使得快速准确定位和识别水下环境中的鱼类目标面临诸多挑战。现存检测识别方法大都基于有监督的学习,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以强大的内部网络自动提取特征能力和高精度的识别效果在图像识别领域掀起热潮,这为鱼类检测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在研究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后,为水下鱼类视频图像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来促进捕捞监管系统的智能化,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收集并制作了草金鱼、地图鱼、黄鳍鲳等30种共4737张包含复杂背景的淡水鱼类数据集Fish30Image?并采用残差网络迁移学习方法对Fish30Image数据集和包含23种共27 370张的海水鱼类数据集Fish4Knowledge进行训练,之后经过softmax分类器得到最终的鱼种分类结果?对23种鱼类进行识别试验的结果显示,固定Image Net数据集上Res Net-50预训练模型的conv1层和conv2层参数,微调高层参数的方法能够取得最好的鱼类识别效果。且在公开的Fish4Knowledge数据集上,该方法取得了最高的识别准确率,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9.61%?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在Fish4Knowledge和Fish30Image数据集上的识别精度和时间性能均具有较大优势?(2)为了克服水下鱼类图像样本量不足、以及小目标鱼体存在检测难度大、准确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Retina Net的多目标鱼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网络迁移学习技术,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结合Retina Net网络学习弱小鱼类目标的多种尺度特征,从而减少网络参数,增强检测的鲁棒性。在增加数据集复杂度的情况下,通过对比3种深度可分离卷积在Retina Net网络上的配置方案可知,在Retina Net网络P6层上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标准卷积取得了最优的鱼类检测效果,平均检测精度达到了96.07%。(3)基于以上研究和工作,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端水下鱼类识别系统,并通过实际场景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水下鱼类的准确识别,且运行速度快,使用方便。
其他文献
“机械化”部队是指陆军的主要装备以内燃机和涡轮机为动力,以履带为机动式样,以容纳多种先进技术为特征的高度合成的部队。它的鲜明特点是机动能力强,能在山地、草原、荒野
<正>目的评价核素骨显像与血清 CA15-3测定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核素骨显像在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MBq 3~4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使用日本东芝
会议
本文是对个人硕士研究生三年时光学习情况的一个大致总结。因专业性需要,学校采取特殊的衡量准则来评判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即一场个人独奏毕业音乐会。从实际意义上来说,
本研究利用2016年和2018年2个时间点上的高铁班次数据研究高铁网络空间布局及其发展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高铁站点数量增长较快,新增站点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未来已建高
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校容易缺少针对性。本文在介绍校本教材《测量学实验与实习教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实践类教材编写的几点体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科学性与适用性;内容的设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实验案例注重融合产学研;与理论教材互为有机整体。
本文介绍了糖醇生产中氢化液所含的催化剂的几种分离方法,并对几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比较。实践表明,磁性分离机的应用,能减少氢化液的沉降时间(从而减少氢化后沉降槽的
  地球表面约有30%的领土被植被所覆盖,植被与周围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直接决定了局部地区风温湿等气象参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在城市环境中,植被可用于夏季遮阳,蒸散降温,冬季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无线语音传送系统,它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发射部分和接收机部分.发射部分采用最先进的频率合成技术,发射频率稳定.最适合大教室教学场合应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太原市涉外税务分局局长、全国税务系统1993年度先进工作者胡常红文张力钧60年代的国产彩色故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插曲:“花儿为什么
AtNPR1是拟南芥系统获得性抗病反应中的关键基因,对拟南芥的广谱抗性起重要调控作用。从赤霉菌诱导的小麦抗、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RNA差异表达谱中获得3个与AtNPR1类似的EST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