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猪肌内脂肪含量cDNA-AFLP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内脂肪(IMF)含量是肉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猪肉的嫩度和风味。随着IMF含量的增加会使肉质的嫩度和多汁性得到相应改进。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3%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新鲜肉品的一个理想标准。长期以来猪的遗传育种工作一直将提高瘦肉率或降低背膘厚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肌内脂肪含量与瘦肉率之间呈负相关,因此,这种选育方式的最终结果是导致肌内脂肪含量的下降,以及猪肉品质的下降。另一方面,那些未经选育或选育程度较低的地方猪种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肉的品质也较好,但瘦肉率却普遍较低。因此如何在瘦肉率不降低或背膘厚不增加的前提下,对已有的高瘦肉率猪种选育,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是目前猪种选育的一个主要方向。目前,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猪品种选育已成为可能,但对于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调节机制了解还不清楚。本文旨在通过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分离与肌内脂肪含量差异表达相关的基因。其目的在于寻找参与肌内脂肪沉积调控的相关基因,并为猪的肌内脂肪性状选育提供候选标记基因,为今后猪种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平均肌内脂肪含量为2.72±0.13%的90头180日龄苏太猪中各选取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的最高(5.79±0.35%)和最低(0.98±0.09%)各6头构建RNA池。采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检测两组基因间的差异表达。本实验用72对EcoR I/Taq I引物组合检测到200多条差异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获得15条EST序列,通过NCBI比对发现有4条为已知序列,其余为未知序列。4条已知序列中,有一条为猪的NADH4基因,经测序比对发现肌内脂肪含量高组多了一个EcoR I限制性酶切位点。为了验证是否存在酶切位点进行了PCR-RFLP,结果发现肌内脂肪高组存在这一酶切位点,而肌内脂肪含量低组没有发现这一酶切位点。为了进一步的验证NADH4基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关系,从90个个体中选取肌内脂肪最高和最低的各15头组成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的两组(p<0.05),肌内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位4.46±0.29%和1.65±0.16%,首次对其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定量结果显示NADH4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沉积量负相关,并且两组间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NADH4可能参与了肌内脂肪沉积的负调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并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
为了阐明水飞蓟残渣与果寡糖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差异不显著的30只平均重2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处理,每个
本论文选择了18种耐寒、耐旱的草本植物,在海拔4300m的羊八井镇模拟铁路路基边坡两边进行了13个单播以及5个草坪草混播评比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由于当地地处高寒牧区,气候
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国中、低产区和高寒山区脱贫致富、振兴经济的一条新路。但在推广过程中,部分种植户对技术掌握不准确,覆膜期间容易发生烂苗、烧苗,加之北方
本文详细阐述了血液透析机的结构及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六例故障及检修过程.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十分注重德育元素的有效融入,以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对个人层次、群体层次、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层次进行德育元素选择中体现不同的侧重
护理学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过程,是实现是护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3至2016年2月期间行白内障手术的43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1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
本文从推进全价值链体系精细化管理战略入手,以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带入持续改进的轨道为目标,从制度建设、过程管理、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及建立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等几个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