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塑性铰理论的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一直是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界的热门话题,以往有关结构抗震分析的研究大多数是建立在刚性地基假定之上的,但实际工程表明,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对计算建筑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且地基土越软弱,相互作用越明显。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相互作用体系采用有限元方法较多,但运用全动力时程分析,运算量庞大,有时难以有效模拟其失效状态。近年来,随着基于建筑物位移/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引起了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该方法分析时不但可以简化结构抗震分析,而且包含弹性静力分析部分的性质,还能反映出弹性动力分析结果,是一种近似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动力方程的转换将结构动力问题等效为静力问题来求解,较好地适应了工程设计所要求的高效性,因而本文进行研究时引入了此法。此法侧向荷载加载模式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结构的屈服模式,本文基于以往的侧向荷载研究结果,主要采用倒三角形荷载和均布荷载进行分析。文中通过简捷的Pushover分析方法探讨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体系的反应情况。首先分别对6层和30层的混凝土结构分析,从体系的性能点、塑性铰分布趋势、出现第一批塑性铰时结构的底层柱内力、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等进行规律性总结,并讨论了不同桩基尺寸、上部结构砼等级、弹簧的设置密度以及取土范围等对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接着对一室内钢框架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在此合理模型的基础上对比刚性基础体系与考虑相互作用体系的反应。随后考虑了不同参数土体范围、楼层数、土体属性、柱截面和桩长等对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了桩基的屈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从基于位移/性能的思想出发,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上部体系的反应是有影响的。当桩基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且取较小尺寸时,在桩基顶端出现了塑性铰,说明桩顶端是体系的薄弱部位,这将为后续的隔震研究提出一理论分析途径,以利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下铁道建设的发展,地铁车站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提出了许多新工法和新工艺。PBA工法(洞桩法)即是在传统浅埋暗挖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盖挖法的技术成果,通过小导洞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因此对该结构建立合理的地震作用模型,采用高效的计算方法进行动力分析,是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随着结构振动控
船体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是反映船舶安全可靠的重要指标,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发展了许多计算船体总纵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但为了求得理论上更加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当前的建筑用钢标准制约了我国高强度建筑用钢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应用,不符合世界建筑用钢的发展趋势,而且,已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于长期使
多尺度分析是指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在整个模型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尺度(如不同几何尺寸、不同单元类型)的单元、算法等进行建模或分析的过程。在土木工程领域,多尺度问题按照分析
学位
混凝土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材料,已遍及建筑、道路和水利等各个领域。砂是制备混凝土必不可少的资源,而现有中砂资源日益匮乏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我国有着
真空预压技术已经应用于高含水率疏浚泥堆场的地基处理中。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不时遇到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呈现真空加固后土体强度沿排水板径向衰减的“土桩”现象,排水
既有钢结构由于材料性能劣化等诸多原因,对加固的需求日趋增多。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以其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腐蚀等优异的力学、
在上海软粘土地区修建的盾构隧道,隧道处于长期运营状态下,隧道的差异沉降问题日渐凸现,对隧道结构安全、地铁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会构成一定的风险。隧道周围土层的蠕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