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绵阳科技城是在川西北重要城市绵阳老城的基础上,于50年代由国家规划建设的军事工业高科技城市,也是中国城市规划史上最早的科学城。在历经半个世纪的规划建设后,绵阳作为科技城的特征已具规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2001年绵阳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绵阳科技城。 本文基于图像文字等历史文献的整理,通过对近现代绵阳城市空间的变迁分析,回顾了绵阳科技城规划、建设、发展的历程,归纳出绵阳城市空间构成的特征。同时回顾了世界著名的科技城发展状况,并重点对比了与绵阳科技城在建设背景、发展历程上较接近的日本筑波科技城。由此借鉴成熟科技城空间发展的有益经验。本文主要阐述如下内容与观点: (1)回顾绵阳建城历史,纵向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绵阳城市空间演变状况。找到不同历史条件下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绵阳是在国内较早实现“依托老城,另建新区”从而客观上既体现了“保护旧城历史风貌”的规划思路,又促进了绵阳新城的快速发展。 (2)各发达国家成熟的科技城发展案例,为绵阳科技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横向对比与绵阳科技城在建设背景、历史机遇、发展历程方面极为相似的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状况,为绵阳科学城未来的空间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 (3)探讨适合绵阳科技城自身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带动绵阳区域整体发展的空间模式。绵阳科技城的规划建设对于带动四川北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川渝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4)进一步提出相对应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方法,以促成城市在兼顾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同时,又能保持城市其本土特色空间的可识别性,从而引导城市和谐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观是进行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点,如果可持续发展系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能力受到挑战,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幅度将会受到限制。人居环境是
近二十多年来,伴随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社会的全方位深刻变革,我国城市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城市化的重要阶段。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城市和空间结构亦发生重大调整和迅速变化,新的
本文从空间战略性规划(SSP)的案例比较入手,在SSP的形成机制分析基础上,展开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西欧1990年代SSP范式特征的构建。 研究首先对西欧1990年代SSP复兴运动中五个具
学位
学位
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国度,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乡土建筑研究是建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乡土建筑,就是
乡土建筑近年来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和蓬勃的发展,已成为建筑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其中民居建筑始终是国内学者探讨的重要内容。然而,乡土建筑除了单纯的住宅以外,还有寺庙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城市广场建设的发展,联系起广场地上、地下的过渡空间的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设计者们往往忽视了人们对地下空间消极心理的影响,造成广场人气不佳
建筑设计与信息关系密切,基于信息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有利于发现建筑设计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将为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平台。在信息数字化进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
作为自治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天山北坡核心经济区,同时也是各种优势资源富集、城镇密集度高、人口密度大、产业发展环境优越的地带。21世纪国家和自治区政府以战略的眼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