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自由谈》的批评话语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自由谈》是一本具有独特影响力的批评刊物。自1985年创刊之初,就确立了“自由”的精神追求,努力营造开放、争鸣的氛围。在办刊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六不”选稿思路:“不顾忌人际关系”,“不着眼作者地位”,“不体现编者好恶”,“不追随整齐划一”,“不苛求批评技法”,“不青睐宏文长论”。总体而言《文学自由谈》的整体话语特征可以归结为讲求平实,深度与包容性。本论文欲研究的便是《文学自由谈》在实践中具体采用了怎样的手段来构建和巩固这一话语。通过阅读、整理1985——2012年的刊物,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在追求深度方面,《文学自由谈》设立“思考天地”等栏目,积极参与各种理论问题、重要作品的探讨,一些观点在理论界也产生了影响;在追求包容性方面,《文学自由谈》积极提倡质疑精神,“直言不讳”,“七嘴八舌”等栏中聚集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反批评”,设立“反馈之页”让问题的探讨更显热烈;而对“谈”的注重则明确了言说表达的平实,在“作家谈片”,“茶座”等栏目中随笔体的文章深入浅出,“七嘴八舌”、“闲话”等栏目则常见充满锐气的杂文式批评,不拘一格的自在文风中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任何话语的背后都有使其萌芽的土壤,因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环境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以此对《文学自由谈》的批评话语做出更合理的评判。
其他文献
厄尔尼诺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研究机构能够准确地预测、预报厄尔尼诺效应发生的时间和规律。关于“厄尔尼诺”的起因、变化规律,以及其与气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学东渐”的春风吹遍中国大江南北,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开花发芽,咖啡、电影、时装等“摩登意象”
教辅材料对教科书的使用,可能是通过改编使用,也可能是通过翻译、注释使用,或者其他方式使用。通过对教科书的使用而创作的教辅材料是教科书的演绎作品,也称为“二次作品”。[1]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疗效。方法随机将58例的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28)和试验组(=30)。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内科,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一则点赞国企创新的微博,让无数网友心潮澎湃。“从设计图纸开始,造出了占全球市场份额2/3的中国盾构机”“当年被超高压卡住了脖子,但现在,我们连特高压都搞
报纸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经历着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阅读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媒介的变化而变化着。媒介
石油(PetroleumHydrocarbon)作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稀有资源,在整个世界的工业,航空,海运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而造
推进城市间产业-功能合作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强化区域带动能力、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区域竞争的关键。分析郑汴许三市自然地理条件、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后指出,郑汴许成长
本报告基于作者对畅销中篇小说《喜福会》前两个章节的翻译。《喜福会》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全书通过对四个美国移民家庭中母女关系的描述,揭示了美国移民所面临的
9-芴酮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在医药、农药、染料、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由芴催化氧化制得。芴是煤焦油的主要组分之一,主要从煤焦油的洗油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