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化与建构:流动农民的社会关系研究——以湘南Q村流动农民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农民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学界对流动农民的生存现状、社会保障、城市融合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于流动农民的城市社会支持网络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由于外出务工行为的长期化,流动农民与原有乡村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而关于这方面的已有研究比较欠缺。因此,本文拟从乡村社会关系和城市社会关系两方面来全面地探讨流动农民的社会关系。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家乡——湘南Q村的流动农民为例,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来收集资料,对流动农民在乡村和城市两个场域中的社会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从家庭关系、宗亲与婚亲关系、村庄关系三个维度来讨论流动农民传统乡村社会关系的变化与特征;然后从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三个维度来分析流动农民城市社会关系的维持与建构及其特征;最后对流动农民的总体社会关系进行总结与分析。  研究发现,流动农民的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弱化、断裂的趋势。单流动家庭的夫妻关系变得疏远;流动农民与父母的关系出现双向弱化,父权呈现衰落趋势;与子女的情感关系冷漠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化与平淡化,家族观念淡化;邻里关系变得表面化与理性化,与村庄成员的关系表现出普遍疏远与个别亲密。流动农民的城市社会关系,既有对原有乡村社会关系的移植,又有新关系的建构。流动农民根据过去的人情投资和关系远近有选择性地将原有的亲属、老乡关系移植到城市中,同时又以工具理性为取向通过亲缘、地缘关系或通过送礼等方式来主动建构新的社会关系。总体而言,流动农民的社会关系表现出原关系弱化、旧关系修复、新关系建构的三元平衡,流动农民并未出现双重脱嵌的关系困境。  相比过去,流动农民的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实践逻辑:一是关系本位的变化,由家族本位转向以核心家庭为本位;二是关系类型的变化,由情感性关系转向工具性关系;三是关系组成结构的变化,由同质性的亲缘、地缘群体向异质性的地缘、业缘群体发展;四是关系支持类型的变化,由重合的内部关系到分化的外部关系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该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社区参与状况的分析和论述,找出现阶段社区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设性设想,希望有助于中国社会区参与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社区以与内涵考
1 育苗移栽与直播技术1.1 移栽意义一是可解决季节之间矛盾,特别是对于一年三熟制地区,育苗移栽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生长势强,群体整齐,结构合理,可获得高产。1.2 壮苗的形
1 选好优质棉种种子包衣前首先要备好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良种。健籽率要达到80%以上,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然后进行泡沫酸脱绒,脱绒后的种子残绒要控制在80%以内,残酸率控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信息技术产品的符号消费状况,以及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大学校园信息技术产品符号消费现象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消费文化特性的分析,结合波德里
编辑同志:rn我单位由于工作地点与生活区较远,有专车接送上下班职工.现想作如下规定:职工自己开摩托车上下班发生交通事故不作工伤处理.不知是否合法有效,请解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直以来,在我国,教育往往被大多数个人和家庭当作是改变自身命运、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那些相对低层的群体和个人。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在教
在我国的《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一文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的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根据相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社会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我国的卫生事业也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年,改变了十年“文革”之后造成的卫生机构严重受损、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卫生装备条件严重低下、卫生服务供需矛盾严重突出的现象。特别是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各项卫生工作改革不断深入,全国各个医疗机构的内部改革也全面展开。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全国各个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