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导星发射系统的光学设计及公差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球大气湍流的存在,大口径地基望远镜的观测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配套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应运而生。而为了配合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工作,担任提供人造导星的任务,激光导星发射系统不可或缺。传统的激光导星发射系统大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没有通用的结构与设计方案;激光导星系统为激光传输系统,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没有考虑到物理光学传输的影响,设计的框架与优化方式均建立在以几何光学传输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上,没有建立物理光学传输模型,会导致最终性能的下降。我们首先在目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工作模式下,结合已有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激光导星发射系统的一般结构:由负责视场耦合的扩束镜,负责消除地球自转影响的消旋系统与负责导星发射的发射望远镜组成。首先我们针对扩束镜进行了设计工作,针对扩束镜的多视场像质进行了优化与热分析,并最终得到可靠设计。其次,对于消旋系统,我们进行了相关选型工作,并对其装调难点进行了有效解决。最后,对于激光导星发射系统的核心元件发射望远镜,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光学评价的优化方案。在该方案中,首先建立了物理光学传输模型,其次基于几何光学评价进行了初始结构的寻找,最后结合物理光学评价标准进行了最终的优化设计。最终的设计结果充分证明了所提出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发射望远镜拥有良好的性能表现。为了使设计完成的激光导星发射系统拥有可靠的稳定性,我们对已完成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公差分析,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完成了公差的分配,随后完成了蒙特卡洛分析验证了公差的有效性。特别的,针对发射望远镜,我们进行了基于物理光学评价标准的公差分析。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证明了基于几何光学优化的结构并不能取得良好的物理光学性能。最终的设计结果与公差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与公差分析流程均十分有效,得到了优良的像质与公差性能表现,这将为其他的激光传输系统光学设计与公差分析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工业机器人以其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进行复杂曲线、曲面加工时,通常将路径离散成由小线段拼接而成的线性路径,小线段运动是机器人进行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小线段路径只有G0连续性,沿小线段运动时必须在路径点连接处停止,导致加工效率低和运动稳定性较差,为此需要对小线段路径进行光顺处理。机器人小线段路径包含位置和姿态,通常通过路径光顺得到的位置和姿态路径是耦合
快速的免疫检定方法对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磁纳米标记的免疫检定方法有望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纳米标记的快速免疫检定方法及系统,利用磁纳米标记对生物目标进行液相检测。基于磁纳米粒子的磁学响应特性,结合双频激励模型,采用隧道磁阻(TMR)传感器作为磁探头探测谐波响应信号,通过检测结合与未结合状态谐波响应信号的差异来识别生物目标。首先,本文建立了磁纳米粒子双频激励模型。在深入分
在工业设备中,滚动轴承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传动元件,起着支撑和旋转的双重作用。而滚子是轴承内部最重要的受力元件,其外观性能直接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因此滚子外观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球面滚子和一些大尺寸滚子,由于其形状为弧面或尺寸较大的特性,导致使用常规的面扫描相机进行检测时,打光不均匀,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必须研究新的滚子外观检测方法。本文基于线扫描相机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检测球面滚子及大尺寸滚子外观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对PTCR元件性能要求的提高,我国更迫切地需要对PTCR陶瓷材料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提升材料的PTC效应和耐压能力。本课题来源于同海宁永力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PTCR耐电压及老化特性研究”。钛酸钡基PTCR发热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炸片问题,且老化特性不够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配方和工艺两个方面做出研究以提升产品性能。工艺方面,本文主要对固相合成法中一步合成法和两部
近年来,受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探索大脑的认知功能,构建基于脑认知功能的神经网络成为脑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已有的神经网络为基础,在硬件上实现高效、通用的类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对硬件实现联想记忆网络、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一定意义。联想记忆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基础,视觉填充以及多模态信息的融合是大脑能够实现的高级认知功能。为了在硬件中实现这些受大脑启发的功能,本文中
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再生性的氢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电催化分解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氢策略。然而,阳极缓慢的析氧反应动力学会限制阴极析氢的进程,而使用贵金属基催化剂导致了生产成本上升。目前,成本低廉且催化活性良好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元素掺杂、界面修饰和缺陷控制等方法对过渡金属基催化剂进行改性,以期获得高效、稳定和成本低廉的析氢/析氧电催化剂。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负荷密度不断增加。而大城市交通、能源、通信等管网密布、地价超高,常规配电系统已面临高密度配电的瓶颈。高温超导电缆因其高密度输送电力的能力,可为提高大城市配网配电密度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但是,在配网中引入超导电缆,除了超导电缆本身的技术问题之外,在超导电缆的保护、配电网的负荷调配等方面也存在若干技术难题。配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时,线路中可能会流过数十倍于额定电流的故障电流
目的: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作用机理、内分泌环境以及用药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最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扳机时机是否一致。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三种常见促排卵方案中,不同的优势卵泡比例(Dominant follicular proportion,DFP,即扳机日≥18 mm卵泡数比≥14 mm卵泡数)与卵母细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三维传感器的飞速发展,三维点云因其蕴含丰富的形状信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逆向工程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三维点云目标识别及其拓展是当今点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热点。然而,点云是一种稀疏无序的不规则数据结构,要捕捉其底层形状进而获取目标类别信息仍相当具有挑战性。现今,基于点云层次结构表达的识别网络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捕获点云形状的能力依然有限。同时三维数据集存在数据样本少、数
超精密机床需要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才能够实现超精密加工,而直线电机由于可以直接输出直线运动,便于提高运动精度,所以逐渐应用于超精密机床。本文以直线电机进给轴为对象,以提高其跟随性能为目标,研究其自适应控制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获得了直线电机的模型参数,建立了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PID+前馈控制器,利用粒子群算法完成了PID参数的整定,基于误差补偿确定了前馈参数;利用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