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行政执行模式研究——以土地行政强制执行为视角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非诉行政执行模式进行了研究。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主要表现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与行政机关自行执行共存的模式,非诉行政执行即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模式。非诉行政执行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鲜有规定,而在实践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种模式下,人民法院通过“非诉”方式对申请执行的行政决定进行审查,可以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尽可能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非诉行政执行模式起源于西方,放眼世界主要存在司法主导和行政主导两种模式,历经多年仍然发挥着良好的社会作用。因此,从理论层面上我们有必要对域外的制度模式进行充分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非诉执行模式的完善提供充分的借鉴作用。而在司法实践中,行政效率低下、司法公信力严重不足、司法资源普遍浪费的问题广受诟病。非诉行政执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尤其是在以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和责令交出土地的土地领域,相关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更是“难题中的难题“。选择土地领域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司法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裁执合一“模式下存在种种弊端,首先人民法院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违反了司法中立原则;其次造成司法资源的耗费,增加运行成本;此外执行周期长、效率低下。  针对非诉行政执行模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界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批评之余也开始思量变革之路。学者们先后提出了行政行为执行之诉、行政公诉模式、自力执行模式、适当扩权模式和裁执分离模式,通过充分比较分析和实践探索,“裁执分离“模式的制度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经多方努力,”裁执分离“模式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形式得以确立,首先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进入到司法实践中,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实践成绩。“裁执分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层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当其冲就在于法院做出准予执行的裁定后,具体的实施主体又应当如何确立的问题。制度是理性创造和基于利益的妥协,制度的构建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裁执分离”模式从实践探索到最终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会经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完善法律规定、明确实施主体、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合理界定适用范围和强化法院监督职能的制度构建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听证制度、完善审查标准、完善争议解决标准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集中行使的进一步设想,以切实保障“裁执分离“模式不断发展完善,探索在我国非诉行政执行改革进程中的路径选择。
其他文献
今天是森林里开会的日子,各界动物纷纷前来参加.朋友相见分外开心,大家说笑着,欢乐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rn上午八点,大会正式开始,大象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象群本来就少,但
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教育的终端环节,老师只有通过科学地引导和正确的教育,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寻衅滋事罪在刑事办案类别比例中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更是有多起备受争议案件进入公众视野,本罪的立法及司法备受多方责难,成为了社会的舆论焦点。对于本罪的研究,理论界与实务界
国际间接银团贷款相较于国际直接银团贷款而言具有更为复杂的法律关系,而且参加国际间接银团贷款的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是十分明确,即使在银团贷款交易非常发达的美国和欧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中心感染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法,对血透室环境及医务人员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消毒剂污染情况及有效含量进行监测。结果空
美国与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美与中欧贸易关系迅猛增长,但伴随着这种增长的是中美与中欧双边贸
在经济全球化逐步推进的今天,国际社会经济往来愈发频繁,国际投资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随着国际投资数量的增加,国际投资引发的争端也在与日俱增。采用仲裁模式解决国际投资
本文从应用者的角度就绝缘材料的现状、国内外的差异、发电机行业的要求、改进方向等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国内发电机制造水平,对国内绝缘材料的发展提出参考性意见.
证人出庭率低在我国一直是一个难题。尽管我国已经把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规定进了《民事诉讼法》,但是证人的出庭率任然很低。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反向思考,让证人在不用
本文介绍了能模拟定子线棒真机运行工况的冷热循环试验系统 ,以及利用该系统对二滩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线棒进行冷热循环试验的研究结果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ot and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