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职物理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调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教育部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规定了物理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明确物理课程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他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同时教育部要求公共基础课要做到开齐、开足、开好。当前物理课程的要求与课程设置的落差现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等都是落实课程标准应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关于中职物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而课程层次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因此关于当前中职物理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的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研究一是中职物理课程设置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通过网络普查收集到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职物理课程方案共720份,并对开设物理课程的专业类型、课程类型、选择模式、学分设置、学时设置、评价方式统计分析,调查结论如下:(1)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专业均开设物理课程。(2)物理课程类型主要为公共基础课,占比超过八成。(3)物理课程主要为必修课,占比超过六成。(4)各专业物理课程平均学时分别为机械建筑类56.2、电工电子类61.7、化工农医类47.9,其他类46.0,满足基础模块建议的学时数。(5)各专业物理课程平均学分分别为机械建筑类3.1、电工电子类3.5、化工农医类2.7,其他类2.6,满足基础模块对应的学分。(6)各专业的物理课程评价方式以考查为主,占比超过六成。研究二是中职物理课程实施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参考各地教科研单位对课程实施的调查研究,结合研究一获得的课程信息,围绕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对课程看法,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资源四方面编制教师问卷。基于98份教师答卷以及5名教师访谈结果,调查结论如下:(1)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职前专业为物理教育的教师仅占三成,物理教师本科率未达标且缺乏高学历教师,教龄整体较短,5年以下占比超四成,教师专业能力较低,初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一半,教师流动性大,缺乏物理公共基础课专任教师,主要由专业课教师兼任。(2)教师普遍认可中职物理的地位和实验教学的作用,但教学行为未发生较大转变。(3)教学实施受限于实验资源不足,教学活动单一,仍以讲授法为主,偏重理论知识。日常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体系重定量,轻定性。(4)课程资源缺乏。超五成教师表示校内未配备专门物理实验室、没有实验器材;且校外资源比较局限,主要为互联网。研究三是中职物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案例探析及其启示。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探析某省的中职物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经验,得出中职物理课程开发的启发。本研究对2021年某省范围内开展中职教育招生的284所学校进行调查,共收集到409份中职物理课程设置方案,结合某省教师基本情况、教学实施指导、课程资源体系展开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某省的中职学校注重课程吸引力与选择性。开设了富有趣味的校本课,课程主要为选修课。(2)学校重视物理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较高,主要为61~80学时,4学分。(3)师资力量较强。某省教师学历水平达标,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两成;教师教学能力强,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超三成。(4)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课程管理、聚焦精准施策,开发省级课程体系指导方案以及研制物理课程教学指导方案,引导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5)各级教育部门、人员重视课程资源体系建设。根据以上研究的分析及结论,提出建议:(1)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课程管理与课程监督: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提出课程指导意见或具体要求,推动课程标准落地实施。建立监管制度,对本地区物理课程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并向公众公开。(2)学校应提高课程设置科学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善课程配套资源:要根据国家、省域课程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优化物理课程方案,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要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拓宽教师交流渠道。要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的硬件配置与建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强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建设电子教学资源库。(3)教师应充分研读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教学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落实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转型发展的需求日益紧迫,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发展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问题提出能力列为总目标之一。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产物,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而教材中“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学段主要涉及小学。对不同版本初中教材“问题提出”设计的优势与特色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教材使用者深入把握编写者的理念具有指导作用,对于编写者完善与修
学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情境化试题”符合《实施意见》对高考物理考查设计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途径。教学研究和实践显示,中学生在解决情境化物理问题时普遍存在困难,这意味着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中。本文依据物理问题表征理论,将情境化物理问题进行信息分
学位
2014年我国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2017年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凝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本文的研究聚焦于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要素下的“科学推理”中的“假设演绎推理”。假设演绎推理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假设演绎推理既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实验方法,与科学探究形影相随,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个人竞争能力。因此,对于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提升策略
学位
表征一直是理科教育研究的热门领域,多重表征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但学生不同表征能力是不平衡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同一题目的不同表征形式对学生解题的影响。力学概念测试卷FCI(Force Concept Inventory)考查了学生不同力学情境中的几种表征能力,但它没有对学生在固定情境下使用多种表征的能力进行系统评估。芬兰的安蒂·萨维奈宁(Antti Savinainen)和帕西涅米宁
学位
为了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多家出版社实时启动了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的修订工作,并于2019年出版发行了新版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面对新课程实践,教师一方面需要重新解读和使用新教材,另一方面需要打破以往的教学习惯,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研究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有助于新一轮课改的推进与实施,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据此,确立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聚焦新教材适
学位
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备受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毋庸置疑,长期过重的作业负担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国家教育部门也试图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解决这一问题。从社会的讨论中来看,似乎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就是“作业”,但习题教学本身又是很多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物理这样的理科学科,习题教学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习
学位
现当代散文是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文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散文文体的特殊性,增加散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们亟需研究的问题。因此,将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散文教学中,增强提问的有效性,紧扣单篇散文的独特情感设置问题创造情境,可以为初中现当代散文篇目的教学提供有益尝试。文章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
学位
全日制学科教学(物理)硕士研究生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提升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中坚力量。同时,课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根本保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学校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因此课程设置的质量以及课程设置是否满足了教育硕士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硕士的
学位
模型建构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物理素养,而且对于其处理问题、发展能力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建模学习所起的引导与支持作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他们对于模型的认识和理解,亦即教师的模型建构知识,也可以称作元建模知识。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从教师视角进行元建模知识的相关研究还略显不足。故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学物理教师对模型
学位
实施学科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因而研究高中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教师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实践,通过研究教师的课程思政信念与课程思政实践的关系,能够揭示一线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因此,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教师认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考察三位熟手型教师所陈述的课程思政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一致关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