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一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Okra,细长颇似人的手指,在印度等地又名“女人指”。黄秋葵源于非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内陆。黄秋葵食用部位为其嫩果,既可做蔬菜,又有药用保健效果。黄秋葵味淡,性寒,具有通淋、利咽、下乳、调经等功效;其花、果实、种子和根入药均能治疗恶疮及痈疖,且疗效良好;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抗溃疡、抗疲劳、保护胃粘膜、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据文献报道,从黄秋葵的花、种子等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氨基酸、蛋白质、甾体类化合物、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等。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外对黄秋葵的研究逐年增加,所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农业、食品、园艺、生态等方面。迄今为止,我们实验室已经对黄秋葵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得到54个单体化合物,包括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甾体类、黄酮类等。为了完善本实验室在黄秋葵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本文对黄秋葵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次实验利用硅胶、MC、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对黄秋葵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位进行了纯化,从其中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并依据它们的理化常数、利用现代波谱技术(’H-NMR、13C-NMR、HSQC、HMBC、MS)确定了其中14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β-sitosterol,1)、胡萝卜苷(Daucosterol,2、19,21-环氧-3-乙酰基羽扇豆醇(3β-acetoxyl-19,21-epoxy-Lupeol,4)、9,18-二羟基-3-乙酰基齐墩果烷(333-acetoxyl-9,18-dihydroxy-olean-12-ene,5)、3β,7α-二羟基-5-豆甾烯(Stigmast-5-ene-33β,77α-diol,7)、熊果酸(Ursolic acid,9)、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醇(Dammar-24-ene-3β-acetate-20-ol,10)、达玛-3β,25-二醇-20,24-环氧-3-乙酰酯(Dammarane-33β,25-diol,20,24-epoxy-3-acetate; Ocotillol acetate,11)、α-棕榈精(a-monpalmitin,12)、Cleomiscosin C(13)、iso-bauerenyl acetate(14)、东莨菪亭(Scopoletin,15、丁香脂素(Syringarenol,16)、黑立脂素苷(Liriodendrin,17)。除化合物1、2、7、12、15外,化合物4、5、9、10、11、13、14、16、17等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秋葵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
其他文献
亲子关系是个体最早接触且最持久的关系,它是以血缘或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过程红形成的人际关系。它不仅是一种生物血缘关系,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亲子关
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中药过程分析学从中药制药过程全局出发,对生产过程的单元、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设计,最终实现质量稳定、均一、安全、有效。近红外光谱(NIR)技术
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河南是中原的核心区域,以黄河为视阈解读省、市、县三级地名中的水元素,可以品读醇厚的中原文化。
以各班组为生产单元经营体自主模拟开展市场经营活动,直接面对外部环境、各经营体合作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活动成果来提高效益,从而提升个人价值、荣誉以及影响力。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行冠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每组2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推荐运用西医常规
检察机关宪法定位与宪政地位的差异是学界和实务界对我国检察权性质产生争议的根源。宪法把检察机关定位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然而,相关法律却没有赋予其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相
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架马车”来拉动的,而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的频发使我国的出口严重萎缩,根深蒂固的传统“节俭观”又使得我国的消费尤其是农
地下供水管网在经过多年运行后,因腐蚀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泄漏,如果长期漏损得不到修复,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着裂口逐渐变大,还会导致水管全面断裂,路面塌陷﹑居民停
冯五金教授,山西昔阳人,全国第四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多年,注重中医现代研
<正>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为49%~57%,而80岁以上高达65.6%[1]。国内外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