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天津地区教育状况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xs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教育更是作为“化民成俗”的有效方式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小农经济获得了普遍发展,工商业也较发达的明清时期,教育较之前朝有了飞跃发展。而此时的天津,作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城市,其教育发展自然突飞猛进。明永乐年间,天津设卫后,行政地位不断加强,为教育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得天津教育在进入清代以后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在乾嘉时期达到鼎盛。而教育日益兴盛的背后,则是各种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本文在展现明清天津地区教育全貌的基础上,力求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阐释天津教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方面来依次探讨明清时期天津地区的教育问题。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是对前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方法及概念界定等相关问题加以说明。  第二章介绍明清以前天津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加以叙述。因涉及明清以前天津古代教育的史料甚少,且天津市区城市的形成与建制的设置均在明代之后,所以明清之前天津文教状况的获得,大多来源于天津各郊县的方志等。此章仅就现有资料,对各个时期的文化教育状况作笼统的梳理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第一、天津地区的教育是与天津地区的开发与发展相生相伴的,地区开发愈早,教育产生、发展也愈早。第二、明清之前天津地区的教育发展中,私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天津地区的教育状况是与天津地区的教育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  第三章探讨明清时期天津地区的教育生态环境,按现今天津的行政区划大体将明清时期的天津地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卫城及其附近地区,范围大约在今天津市区;另一部分是剩余的其他地区,范围大约在今天津各郊县。教育生态环境的探讨从自然地理环境、文教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展开。  第四章以天津卫城及附近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儒学、武学、商学、屯学、书院及蒙养教育的分别叙述,来展现此地区的教育全貌。而对各类学校的考察则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殿庑、学署的设置及重修、教官的设置及考核、生员的学额及管理、主要教学内容及考课、经费来源及用途、学田。  第五章以卫城及附近地区以外的天津其他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儒学、书院及蒙养教育的分别叙述,来展现此地区的教育全貌。主要考察方面如上章。  第六章论述明清时期天津地区的主要教育成就。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成就必然要通过培养出的人才来体现,本章即从此角度,分别通过天津的科举成果以及培养出的几类人才来探讨天津教育的成就,各类人才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行政官员,第二类是文士,第三类是其他各界人才。  第七章总结明清时期天津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笔者归纳了四个,分别为:第一,从明清两朝的时间跨度上纵向比较天津地区的教育发展,突出特点是教育风气由“尚武”至“崇文”转变。第二,从天津地区的地域跨度上横向比较各地区的教育发展,突出特点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第三,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盐业城市,盐商对于教育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不可小视。第四,天津是一个移民城市,众多流寓的文化活动和兴学活动对天津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八章探讨明清天津教育发展的启示,着重从教育生态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入手,分别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人口与社会需求、官员及乡绅等方面得出可供今日发展教育参考的诸多启示,并在最后论述教育对其他社会事业的作用和影响。
其他文献
甲午之后,在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制度维新的同时,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代表的学人开始以“民智民力民德”为中心进行改造国民的最初尝试,他们认为国富依赖于宪政,宪政依赖于现代国民,这种
期刊
翰林院庶吉士制度是清代重要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制度,对清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结合统计等方法,对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进行全面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不同剂量别嘌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脂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常规剂量别嘌醇治疗)、B组(小剂
期刊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对陈旉《农书》进行分析,以了解南宋前中期(1127-1205年)长江下游农家的经营面貌。文中认为,农家经营之基本条件,一是以现有田地为准,有效调配财力、人力与畜力资源;二是合理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