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环境能量融合收集优化方法与系统及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00663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智能传感器是电网运行参量和设备状态信息感知的关键设备,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在实际电力生产中的传感器供能问题日益凸显。现场环境能量收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布式传感器移动电源解决方案,是目前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场环境能量收集并为低功耗传感器供电具有重要意义,但单一的环境能量收集往往电能量小、稳定性差,因此,本文开展了对多源环境能量收集的阵列取能器件优化和能量融合与管理方法的研究,以实际的电磁、温差的混合能量收集为例,实现了对电缆缆芯温度无线传感器的电能供给。由于不同取能器件的输出电气特性差异大,单个取能器件的输出功率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阵列式取能器件的优化设计方法。在不同取能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得到阵列形式下的输出特性函数,利用后端能量提取电路的多约束电气条件,对取能器件的阵列形式进行优化,实现较高效率的阻抗匹配,提高能量提取效率和转换效率。采用分级储能的多源环境能量融合方法,建立了源-储-荷的充放电控制约束方程,协同控制能量的输入、存储和释放。针对实际电缆运行环境,适配设计了独立的电磁、温差能量提取电路,并研制了电磁与温差的混合能量收集系统。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有:(1)基于光照、温差、振动、电磁取能器件的典型等效电路模型,采用实验的方式获取器件的输出响应特性函数和模型参数。阵列式取能器件的最大功率提取,依赖于取能器件与后端能量提取电路的阻抗匹配,在单个器件的基础上推导出阵列器件的电路模型和输出特性函数,以多电气约束条件优化阵列形式。通过取能器件的阵列优化实现取能器件的输出阻抗变换,从而提高后端能量提取电路对能量的提取效率和转换效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储能的多源能量融合方法,设计了便于多路能量扩展的电路架构,采用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分析了电容器的充电效率。不同的能量输入源对各级电容器充电,使得能够独立适配设计各路MPPT,在迟滞电压控制下实现能量融合和对负载的供电。研究了能量融合的损耗模型,以电压响应时间和融合效率为目标,建立了多源能量流动行为控制约束方程,优化选取多源能量收集储能系统的控制参数,实现了对源-储-荷的协同控制。(3)采用磁芯线圈和温差发电片作为取能器件,设计了电磁-温差混合能量收集系统。热电仿真明确了较佳的垂直阵列方式;根据磁芯线圈取能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应用于电缆环流取能的磁芯线圈基本参数;选用ADP5091作为能量收集芯片,阐述了芯片的工作电压逻辑和能量管理过程,根据芯片的输入电气特性、最大功率跟踪(MPPT)以及阵列取能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了对前端取能器件的阵列约束条件,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阵列参数;根据实际负载需求,优化了储能系统控制参数。研制了电磁-温差混合能量收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单源能量输入下的能量收集系统冷启动电压约为430m V,最小输入功率约42μW;系统对电磁能量的提取效率约为88.98%,对温差能量的提取效率约为80.46%,提取功率分别为50m W、24m W,峰值转换效率分别为93.4%、89.7%;能量收集系统能够稳定输出3.3V、5V~12V(可调),实现了对额定负载100m W、200m W的稳定供电。(4)提出了一种构建温度梯度分析的非侵入式缆芯温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缆护套外裹隔热层的内外温度,理论或拟合公式计算得到缆芯温度。以真型10k V交联聚乙烯电缆为试验对象,利用电缆外部多点温度计算出缆芯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缆芯温度测量准确度;研制了基于Zigbee的多路温度测量无线传感器,与电磁-温差混合能量收集系统模块联合实验,实现了对无线传感器的间歇供电。
其他文献
滚动轴承是大型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之一,广泛应用于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中,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为了保障大型设备平稳的运行,需要对滚动轴承的剩余使用时间做出推断,这样不但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还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因此亟待展开关于滚动轴承的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研究与工程实践。其中,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
由于空气污染、吸烟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诸如肺癌、肺炎等肺部疾病。在肺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医生往往需要通过分析肺部影像解决疾病确诊、制定手术方案等问题。但目前医生只能通过手动调节窗宽窗位等方法,凭过往经验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因此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分割出肺部器官,提升医生诊断效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传统方法分割肺部器官的步骤繁琐、自动化程度低,而使用深度学习实现肺部多器官自
绝缘油是充油电力设备的主要绝缘介质,担负着电气绝缘、散热及作为故障诊断载体等重要功能,其性能影响及决定着充油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传统矿物绝缘油具有低粘度、低倾点、较高的氧化安定性,但其低闪点与燃点、难降解及不可再生性带来较高的安全、环境及资源枯竭风险。植物绝缘油因其较高的阻燃特性、可再生、可降解及良好的电气绝缘强度而在配电变压器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但其易老化、粘度与倾点较高、长油隙不均匀电场雷电击
一直以来,水电被视为一种清洁绿色的能源。不过,有研究表明,水库的建设会极大改变原有生境的生态功能,进而对整个库区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较大的影响。三峡水库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其“反季节”的运行方式形成了水位落差近30米的消落带。消落带周期性地处于淹没/落干的循环中,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更为复杂,碳循环也与自然生境有较大的不同,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既来自于岸边沼泽又来自于水域。因此,基于三峡库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难以察觉早期的肺部病变,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基本上都了病程的中晚期,治疗效果受限。肺结节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形式,肺结节检测对降低肺癌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是当前早期肺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但人工判读主观性强、一致性低,容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深度学习能获取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场景文本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自然场景中文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背景复杂、语言种类多等诸多难点,许多算法研究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早期的深度学习检测算法大多基于Anchor直接进行边界框预测,并没有关注文本的区域变化特性,这使它们很难分离彼此接近的文本。此外,基于Anchor的边界框预测也很难检测形状各异的文本,如四边形文本、曲线文本等。针对这
近年来,纳米材料凭借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性,使得纳米材料表面反应活跃,倾向于将小分子吸附在表面,基于这种表面吸附特性的研究可用于表面修饰、催化、扩散、传感等领域。表面吸附是一种常用的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方法。纳米铜颗粒由于自身极佳的热电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视为潜在的先进封装材料,但因其易氧化的特点而难以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纳米铜
Shell煤气化技术因其煤种适应性广、有效气含量高、能耗低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关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Shell煤气化炉的运行过程中,少量的飞灰被合成气夹带出气化炉进入激冷段,并沉降和附着于换热器表面,导致合成气冷却器传热效率下降、生产负荷降低,严重时还堵塞输气管线,这已成为制约Shell煤气化炉长期稳定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提高气化炉内煤灰颗粒的捕获量以降低出口处的飞灰夹带量具有重
近年来,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即时检测设备(Point-of-care test,POCT)有着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等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而驱动其正常运行的微型电源研发就成了关键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微型电源是锂离子电池,虽然其能够稳定供电,但锂离子电池存在理论能量密度低、电解质不环保、锂金属需要专业复杂的后续处理等不足。为了替代锂离子电池或与锂离子电池组合使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先进的工程建造技术快速进步,包括轻质高强材料的广泛应用,精细化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建筑施工技术,这使得全世界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该类建筑具有高柔、轻质和低阻尼等结构特点,是典型的风敏感建筑,风荷载在其结构设计中为主要控制荷载之一。受地球偏转力(科氏力)和山地效应影响,风向会沿着距离地面的高度方向发生改变,也被称为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