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的融合蛋白技术研究以及松弛素/胰岛素样肽受体1(RXFP1)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人类基因组编码的最大类膜蛋白超家族,几乎参与了生物体中所有的生命活动。自2000年第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牛视紫红质的结构得到解析,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创造并发展了一系列技术。例如稳定蛋白性质、增大膜蛋白的亲水面积、有效促进结晶过程中分子的堆积。其中,融合蛋白的使用在蛋白结构解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已经解析的30种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中,有20种GPCR在蛋白的胞内的第三个环插入了融合蛋白,仅有7个受体的解析用到了N端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均为BRIL和T4L。由于胞内第三个环主要负责与下游G蛋白等的相互作用,要想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研究,必须保证胞内第三个环的完整性,因此获得包含完整胞内第三个环的GPCR结构更有利于我们了解GPCR的调控机制。本文的前半部分重点介绍融合蛋白的筛选方法以及可行性的鉴定。性质鉴定结果显示,F9融合蛋白插在N端对蛋白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在开发新型N端融合蛋白技术的同时,我以松弛素/胰岛素样肽受体亚型1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技术在未知结构的GPCR中的应用。该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A家族的δ分支,其内源性配体为松弛素。松弛素因为结合松弛素受体后起到抗纤维化、重塑血管以及稳定血压作用而备受关注。但由于肽类药物在慢性治疗中的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针对松弛素受体的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尤为重要。我们将力求获得松弛素/胰岛素样肽受体亚型1结合内源性配体松弛素以及已有小分子的复合晶体结构,以期通过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活性来帮助开发出更有效的小分子药物。本论文着重研究了融合蛋白等技术用于提高RXFP1蛋白稳定性的条件优化方法以及优化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扫描控制系统作为红外成像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成像的质量起着直接的作用。扫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成像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分析了红外扫描控制系统的特点,研
近年来PCB表面可以贴装的元器件越来越多,PCB的散热空间却向减小的趋势发展,使得PCB的功耗密度增高,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已对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人们对散热的研究变得更加重
在时间上精确控制神经元分化以及分化后的发育,对于大脑形成复杂有序的神经网络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异时性基因通过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来严格调控神经系统发育的时序性。但
期刊
期刊
期刊
A20/AN1锌指蛋白家族的大部分成员都包含有N-端的A20锌指结构域和C-端的AN1锌指结构域。该家族蛋白在植物胁迫反应和动物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关于A20/AN1锌指
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现存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DI探测器件的窄光谱成像仪的概念。它往往为特定的应用而设计,工作波段数目和宽度都是经过事先优化选择的。另外,将TDI器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