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合材料的快速固化环氧树脂的增韧纳米材料界面改性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量化是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碳纤维复合材料愈来愈多地代替传统金属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工业等领域。因此需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大规模生产。环氧树脂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最大的树脂基体,具备超强的机械性能,高尺寸稳定性,高粘结性,高内热性以及耐腐蚀性。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不仅影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而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影响重大。因此,本文对 CNFs,GO 进行界面改性,以提高DGEBA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并对咪唑固化剂进行了研究,以提高双酚A环氧树脂体系(DGEBA)的热潜伏性。
  首先,本文通过儿一种简单的茶酚胺聚合反应方法对碳纳米纤维(CNFs)表面进行聚多巴胺(PDA)改性。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观察改性前后的CNFs表面基团的变化,以确定PDA在CNFs表面成功涂覆。使用扫描透射显微镜(TEM)观察改性前后CNFs形貌的变化。通过静置法和金相显微镜(OM)观察改性前后CNFs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效果。通过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验证改性后CNFs表面的胺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之间的作用类型。通过万能力学测试机研究改性前后的CNFs对环氧树脂的增强增韧效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CNFs的增韧机理。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分析(DMA)了改性前后的CNFs对环氧树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FTIR和XPS的测量结果证明了D-CNFs中PDA涂层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共价键,由于PDA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与改性前的 CNFs(P-CNFs)相比,改性后的CNFs(D-CNFs)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性显著提高。因此,D-CNFs 的增韧效果明显高于P-CNFs,可使环氧树脂断裂韧性(KIC)提高47.7%,临界应变能量释放率(GIC)可提高100.7%。DMA测试结果表明,添加D- CNFs对环氧树脂的储能模量(E’)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提高 11%和 9.8%。该工作验证了PDA改性有可能成为提高多种纳米填料在环氧树脂中增韧效率的一种通用方法。
  其次,通过对咪唑类化合物/环氧树脂体系固化体系的多项性能比较研究,选择出性能最优的咪唑/环氧树脂体系,从而代替现有的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体系。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分析了不同咪唑/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粘度,适用期,和固化时间。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咪唑/环氧树脂固化体系(IMI/EP)的固化行为。使用DMA分析了不同IMI/EP的热机械性能。通过吸湿率和湿热Tg分析了1-氰基-2-乙基-4-甲基咪唑/环氧树脂体系( EP-1C2E4MIM )的耐水性。使用万能力学测试机测试了不同配比的EP-1C2E4MIM 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后选取最佳比例测试了EP-1C2E4MIM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I)中的工艺参数。将两种咪唑催化剂2-乙基-4-甲基咪唑(2E4MIM)和1C2E4MIM依据工业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标准进行比较。在相同固化条件下,EP-1C2E4MIM具有更长的适用期,更高的 Tg以及更高的弯曲强度且固化物具有极佳的耐水性。含有 4 wt% 1C2E4MIM 的环氧树脂潜伏性好,在冷库中具有极佳的储存期,室温下较长的操作时间(5天),固化放热适中,固化后具有最高的Tg (156.39℃),具备出色的机械性能和很高的耐水性。含1C2E4MIM 4 wt%的环氧树脂在室温下的储存期为5天,超过2E4MIM/EP的2天和胺类环氧树脂快速固化剂3585/5003-1的2 h。在冷库中(-18℃)的储存期可达12个月以上。含1C2E4MIM 4 wt%的环氧树脂吸湿率为1.62 wt%,远低于航空用树脂HexFlow RTM6的2.42 wt%。使用1C2E4MIM(4 wt%)/EP作为树脂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要比使用相同碳纤维增强体的航空用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各项机械性能略高。证明1C2E4MIM(4 wt%)/EP 可以作为一种造价低廉的高性能快速固化环氧树脂用于液体成型工艺。
  接着,本论文使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多胺(PTP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使用SEM对改性前后GO的形貌进行分析,使用XRD对改性前后GO的结构进行分析。为了验证PTPA可以被成功接枝在GO的表面,使用FTIR和XPS对改性前后GO表面的化学基团进行分析,使用XPS和元素分析仪对改性前后GO的化学元素进行分析。使用DSC研究了改性前后GO对环氧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使用DMA研究了改性前后GO对环氧树脂热机械性能的影响。使用万能力学测试机测试了改性前后 GO 对环氧树脂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在Na2CO3的碱性溶液中,PTPA可以成功的接枝在GO上。PTPA改性后的GO(PTPA-GO)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优于GO。经过较高分子量的PTPA改性的GO(PTPA10K-GO)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更佳。PTPA10K- GO在综合分散法之后会在环氧树脂中出现大量的GO量子点(GQD)。PTPA-GO对环氧树脂各项机械性能具有更显著的增强效果。其中 PTPA10K-GO 对环氧树脂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各项机械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KIC,GIC和模式二断裂韧性(GIIC)可分别提升约48.3%,95.7%和57.7%。GO以及PTPA-GO的加入量存在临界值,当加入量达到临界值时,环氧树脂的性能达到最佳。对于断裂韧性,拉伸强度和断裂能,临界浓度为0.2 wt%,对于拉伸模量,临界浓度为0.1 wt%。GO和PTPA-GO的加入同时对IMI/EP的固化行为和热机械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论文最后,对不同形貌的纳米增韧粒子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做了分析。使用万能力学测试机测试了不同浓度下的各纳米填料对环氧树脂模式一断裂韧性(KIC)的影响和不同纳米粒子对环氧树脂模式二断裂韧性(GIIC)的影响。使用OM观察分析了含有不同纳米粒子的环氧树脂模式一断裂韧性测试的断裂面,使用SEM 观察分析了含有不同纳米粒子的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式二断裂韧性测试的断裂面。使用DMA分析了不同纳米粒子对环氧树脂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纳米增韧粒子增韧后的环氧树脂的模式一断裂韧性(KIC)与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式二断裂韧性(GIIC)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其中,纳米SiO2虽然对于环氧树脂的模式一断裂韧性增韧效果最差,但其对 GIIC的提升效果显著(可提升55.1%)。由于刚性结构的纳米 SiO2可以钉入碳纤维表面,因此增加了环氧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总体来说,具有较高纳米维度的纳米增韧粒子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整体提升较大。在纳米粒子中,GO的增韧效率最高,仅0.2 wt%的GO便可使EP-1C2E4MIM的KIC与GIIC分别提升41.8%和43.6%。纳米增韧粒子的加入不会对环氧树脂的 Tg产生严重影响,但是会对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产生影响。纳米填料的加入对IMI/EP的固化行为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入纳米粒子后IMI/EP 的固化放热会增加,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纳米粒子表面的基团参与交联反应造成的。加入纳米SiO2和CNFs会降低交联反应的活化能。而CSR和GO的加入虽然增加了交联反应的活化能,却使交联反应速率大幅提升。加入的纳米粒子纳米维度越高,环氧树脂的交联密度下降越多。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Es)由于具有优良的比强度、比模量、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疲劳性,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汽车和风电等领域。但是由于在厚度方面没有碳纤维承受载荷,CFREs 在受到冲击载荷时容易分层开裂。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加入纳米填料改性是提高CFREs层间断裂韧性的一个新方法。此外,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高耐热环氧树脂具有迫切需求。本课题目标在于开发一种高耐热环氧树脂
随着对绿色材料的需求,当前许多农业技术科学家采用新的生物技术来培育各种低毒或无毒的大麻并在世界各地种植和生产。大麻纤维是一种可再生的纺织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机械和抗菌性能,潜在的可持续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等,这使得大麻纤维与其他天然纤维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外企业普遍采用化学试剂对大麻原麻进行脱胶,虽然脱胶效果明显,但是存在脱胶时间长,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对纤维
学位
纯棉织物以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穿着柔软舒适性、卫生性而广受消费者欢迎,然而,随着对服装性能要求的提高,发现棉织物在人体大量出汗时表现出的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棉织物因良好的保水性和较弱的导湿性致使汗液难以排出,易产生闷热感,且湿的织物与皮肤发生粘连而产生不适感;息汗时又因缓慢的散湿速度而挤走空气进而降低棉织物的保温性,产生阴冷感。因此,加快棉织物导湿速干成为解决热
学位
丝织物和涤纶仿丝织物均具有手感柔软和穿着舒适的服用特点,但是在服用过程中易发生纰裂现象,尤其是接缝处纰裂现象。较小的织物纰裂影响服装的美观,较严重的织物纰裂则会直接导致服装的废弃。  本文主要研究丝织物和涤纶仿丝织物的接缝纰裂性能,特别是研究了纬向弹力对丝织物和涤纶仿丝织物的接缝纰裂性能的影响。从市场上采集了常用的丝织物21种和涤纶仿丝织物32种,测定其基本规格参数。依据国家标准《纺织品 织物拉伸
学位
高温作业人员通常会遭遇多种热灾害威胁,主要包括火焰、热辐射、高温液体、接触热和高温蒸汽等。当前热防护服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焰和热辐射等方面,但不同热暴露条件下热量传递机制与烧伤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对接触热暴露条件下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针对接触热伤害的研究中,人体与高温物体之间多存在物理受压的情形,这种压力的存在会从多个角度影响热量通过织物向人体的传递量和传递速度。同时,高温作业人员
学位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网络消费成为了日常消费的主流,也使电子商务迎来了繁荣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过载”、“信息爆炸”的境况。在这一现状中,消费者获得有效信息、购买心仪产品的时间成本在增加,这促使了他们对商家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商品推荐是目前在电子商务中最为常见的用户服务,这一技术也曾被认为是继信息检索技术之后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但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
学位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纺织原材料,集透气性、舒适性、生物可降解等优良特性为一体,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是由于其极限氧指数较低,极易引发火灾,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亟需开发高效阻燃纤维素纺织品,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共混法是指将阻燃剂添加到纺丝原液中,通过干法或湿法纺丝制备阻燃纤维素纤维的方法。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纤维手感、力学性能、耐洗涤性能优异,是目前制备阻燃纤维素纤
学位
目前通过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监测人体姿势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身体姿势一般以生物力学或医学相关监测参数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方面研究对于医学临床尤为重要。智能纺织品特别是人体运动姿态的识别和监测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柔性传感器和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技术的结合可以与 3D打印技术有效结合,用于人体运动姿态的识别和监测。利用柔性传感器的灵活性,光纤传感器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3D 打印技术的快速特征,结合
聚苯胺是一种新的导电高分子物质,其拥有很多优势,如原料易得、合成简单、高电导率等。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有效制备微细甚至纳米直径纤维的方法,但静电纺丝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大多较差,难以承受复杂的加工过程,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可以达到增强聚苯胺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其承受、耐受各种加工过程的潜力。  从纺织服装材料、复合材料、组织工程以及微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要求来看,取向纳米纤维束及
学位
太阳辐射能资源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基于纤维材料和仿生科学的纺织太阳能集热产品逐渐成为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光热转换纺织品具备纺织基产品的柔软、轻便、适应范围广等特点,这也或将给传统太阳热能收集利用领域和纺织界带来一场革命。  近年来,仿生学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发展十分快速,极大地促进和拓展了高性能纺织品的发展水平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