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寐,现代医学俗称失眠,其定义是以长期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不寐一症在《素问》和《灵枢》中均有颇为详尽的论述,书中又被称为“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不得眠”、“夜不瞑”、“卧不得安”等。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遭受着失眠,而且呈现失眠“年轻化”趋势。失眠不仅影响个人日常生活,也导致社会工作效率下降,同时也加剧医疗费用负担。当今社会,失眠症已成为许多国家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学药物治疗失眠的潜在成瘾性和长期依耐性使大家将眼光投向传统医学,故本研究采用传统中医针灸疗法治疗本病,以期弥补现代医学治疗方案的不足,发挥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普通针刺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电针“四花穴”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电针“四花穴”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及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上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症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台湾奇德中医诊所接受治疗的门诊病人为研究的目标人群,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肝火扰心型不寐症患者64例病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治疗组选用电针(连续波)“四花穴”(即胆俞、膈俞)结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选用普通针刺法(选穴:申脉、照海、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行间、侠溪)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后统计患者PSQI评分及SDRS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共有合格受试者64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可比性检查: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PSQI和SDR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二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1.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SQI评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PSQI总分;治疗后组间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针刺方法能较对照组普通针刺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PSQI评分。2.两组患者PSQI七项评分细则比较:七项评分比较,治疗组患者七项评分均能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是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情况、睡眠药物服用情况三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情况、睡眠药物服用情况、日间功能障碍情况五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两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SD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SDR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SD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能更明显降低患者SDRS评分。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2%,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在本研究中,PSQI七项评分中,治疗组患者七项评分均能降低,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情况、睡眠药物服用情况、日间功能障碍情况五项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QSI总评分及SDRS评分具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该组结果说明,电针四花穴结合耳穴贴压法对于肝火扰心型失眠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