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型旋翼悬停流场的数值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化是目前飞行器的一大发展趋势。微小型旋翼飞行器具有机动性能好,可悬停及自悬下降等独特性能,在军事及民用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飞行雷诺数低及桨叶的高速旋转等因素,微小型旋翼的流场体现出分离流动、尾迹涡、桨涡干扰等许多复杂特征,目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总结旋翼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CFD方法对微小型旋翼的悬停流场进行了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有效地描述旋翼的旋转运动,合理地生成旋翼系统的计算网格,本文研究并应用了嵌套网格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对桨叶生成高质量的C型网格,来模拟物面附近的粘性流动及捕捉近场尾涡,同时,针对悬停流场的圆柱特征,采用近似柱型的背景网格来捕捉远场尾涡,桨叶网格与背景网格间通过三线性插值来进行流场信息的交换。 2.为了减小采用CFD方法来研究旋翼流场时对计算量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悬停流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如下的计算策略:1)考虑在远离桨叶的流场,流动近似无粘,因此在桨叶网格上采用雷诺输运的Navier-Stoke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而在背景网格上采用Euler方程作为控制方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量;2)本文选取固连于旋翼的非惯性旋转坐标系,并对旋翼在该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进行了严格推导,在该坐标系下来观察流体的绝对运动,悬停流场实际是定常流场,计算简便许多;3)由于悬停流场具有对称性,针对二桨叶的旋翼系统,计算在一个桨叶上进行,通过在背景网格上实施对称条件来达到对整个流场的模拟。 3.考虑悬停流场中桨盘下方尾迹涡的完全卷起大多属无拈流动,而且目前许多尾迹模型存在缺陷,在本文的计算中,借用Riemann不变量来处理远场边界条件,并对其进行合理修正,尾涡系统作为解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没有采用任何尾迹模型。 4.在具体求解过程中,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空间离散,在时间方向应用五步混合Runge-Kutta格式进行积分,同时,采用当地时间步长及隐式残值光顺等措施来加速计算过程的收敛。 5.本文通过对Caradonna旋翼模型的两个实验状态进行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继而对低雷诺数的悬停流场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刻画了低雷诺数悬停流场在桨叶表面出现明显的展向流动及分离流动等主要特征,本文还对桨叶的厚度和扭转对低雷诺数悬停流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将来设计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低雷诺数旋翼提供建议,为微小型旋翼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水电站运行的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成了水电站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而自动化程度越高,电站人员专业培训也就越难。仿真培训系统对提高运行人员和自动化工程师的素质,增强应变处理能力,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是十分有效的。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在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中的应用。水轮机是一个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难以精确建模。本文指出了国内广泛使用的简化线性模型
在油气资源勘探和地球科学探测中广泛采用声学测井技术。深入理解井孔中应力波(依据测井界的习惯,本文用“声波”这一术语表示应力波)的激发、传播和接收特性,是声波测井仪器
索一梁耦合结构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该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前言部分,陈述了索一梁耦合系统在工程方面的应用,简要列举了绳索与梁各自的研究历史和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冠心病风险的因素.方法:收集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弗雷明汉10年冠心病风险评分,检测其血清甲状腺激素(TSH)、血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尤其是飞行器及船舶在行进过程中,其表面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湍流边界层,因此对湍流边界层进行有效控制、减缓其发展对减阻和降噪有很大帮助。由于
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工作者与管理者追求的重中之重,设备的定期检修是目前电力系统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挂设接地线是保证检修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接地线的使用可靠性对系统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为了实现对接地线的实时监测的目的,提出了基于GSM(全球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接地线监测系统。在给出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对其相关领域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系统以GSM
学位
热涂层(TBCs: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的厚度一般在毫米尺度范围内,与热涂层有关的问题,诸如制备工艺、强度、寿命等方面已得到了相当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出现,
橡胶类材料具有物理和几何非线性特性,需要确定合适的本构关系进而解释其复杂的变形特性。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采用基于实验的唯象学方法确定了橡胶材料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