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多话轮聊天机器人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天机器人是一种根据用户的自然语言输入实时产生自然语言反馈的聊天系统。因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潜在的商业价值,能与人流畅自然对话的聊天机器人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缺乏知识、无法较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聊天机器人普遍存在知识推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无法像人脑一样高效地回顾和运用历史信息,聊天机器人在对话中容易偏离聊天主题,多轮对话能力较弱。知识图谱是一种用于记录知识和揭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图数据结构,运用有效的算法还可以实现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推理运算,是提高聊天机器人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围绕基于知识图谱的多话轮聊天机器人展开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聊天机器人缺乏知识推理能力、容易生成错误答案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可以有效利用知识图谱的深度学习模型——KE-Seq2Seq。通过注意力计算将与用户输入消息有关的图谱知识融入模型的编码器中(编码器知识融合机制),达到提升模型知识推理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型的流畅度、准确率、召回率、F1值4项主要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2)针对聊天机器人多轮对话能力不强、容易偏离主题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谱信息的深度学习模型——KD-Seq2Seq。通过双重注意力计算将与历史对话相关的图谱知识融入模型的解码器中(解码器知识融合机制),有效增强了跟用户交互的多轮对话能力。结果表明,模型的流畅度、准确率、召回率、F1值和合理性等主要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3)同时使用编码器和解码器知识融合机制,提出了知识推理和多轮对话能力的联合增强模型——KED-Seq2Seq,较前述单一增强模型性能更优;基于该联合增强模型开发了聊天机器人Web服务,实现了一个消息闭环、流程完整、交互友善、高效可用的聊天机器人系统。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光伏储能系统接入微电网的并离网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光储系统不同的控制策略,其次建立了光伏储能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并对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最后验证了所提出的并离网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文章研究了弱电通信光缆在智能建筑大厦中的接入设计方案确定的原则问题,首先对某大厦中弱电接入光缆接入光交所具备的优势特征进行层次定位和简单的论述,其次综合我国现阶段的智能化系统产品的发展和现代化智能建筑用户的需求,最后针对光缆接入某大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行业的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随着5G综合接入区建设,BBU集中归并,局站负荷大幅增加,现有低压配电系统全负载运行模式,无法保证通信生产用电差异化保障功能的实现,必然降低应急供电系统安全性,或者需要增加不必要的油机扩容投资.通过创新各区域负荷配电架构,开发PLC软硬件自动负荷率控制装置,在维持通信配电高可靠性的前提下,智能控制非通信保障负荷供电,可实现在现有油机配置下的安全供电.
单根多模光纤成像可以克服光纤束成像中光纤束直径大、成像分辨率受限、成像不连贯等限制,通过不同的传输模式实现信息的并行传输,因此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多模光纤中存在着模式色散等现象,使得单根多模光纤不能直接用于成像。国内外出现了几种针对多模光纤成像的方式,例如使用波前整形技术,这些方式或依赖耗时的物面点扫描过程,或需要计算复杂的传输矩阵,且难以抵御光纤状态变化产生的干扰。基于稀疏约束的多模光纤成
随着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政策的落地,以及企业用户对不间断供电的需求,传统的发电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客户的发电需求.以传统的发电模式作为切入点,通过建设发电平台、用户端APP、服务端APP,以互联网化的方式把企业用户、发电服务人员、发电设备等资源进行点对点整合,当存在发电保障需求时,能够通过互联网化的智能调度,提高供需匹配效率,达到安全、智能、环保的效果.
5G电源之间增加直流接触器、微型电源模块等,满足了现代通信网络对电源和供电的要求,是未来通信电源改造的一种解决方案.此方案提升了整站开关电源系统容量,节省了电池投资和电池占用空间.
收集统计了自2007年至2020年底间通信用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供电技术应用发展情况的部分数据.数据展现了HVDC在推广应用中的良好表现及一些特点,将为更进一步广泛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由于数据收集并未做到100%的收集,预计准确率为实际应用总量的98%左右.
针对在传统机房中布局超大功耗设备的制冷痛点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多场景下制冷方案的优劣,提出了多种形式的集中模块化制冷解决方案,阐述了实际应用案例.为在不同场景下的传统机房中超大功耗设备的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提出了有效的制冷解决方案及指导思路.
投资和维护成本持续压降与电源设备数量激增导致前期规划配置存在的供电隐患增多.变压器通常采用N+1配置,在高压双路进线供电结构下,当其中一路出现故障需对其分供列进行应急停电检修时,另外一路进线系统的变压器存在过载风险.提出一种在两路分别增加相应的预留出线柜并与对端变压器间敷设备用电缆且成端的方式解决隐患.上述故障出现时,能够在保证业务不中断的前提下,10 min内将负载快速割接至非故障侧.
网络数据采集是网络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主流的网络管理系统中,普遍使用等时间间隔的采集方法,采集间隔固定,忽略被采集数据的波动变化,可能导致采集资源浪费、数据冗余、拟合准确性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网络数据自适应采集策略,并基于该策略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网络数据自适应采集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自适应采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