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种野生食药用菌为代表的新特优食药用菌人工培养特性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野生食药用菌种类多样,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野生食药用菌的产量不高且难以大批量采集,由于环境恶化,对野外生长的食药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大大不利。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通百姓的日常需求从吃饱穿暖往怎么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生活理念进行了转变,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转变到食物的营养价值上。对野生食药用菌的口味,营养成分的需求日益加大,因为整个市场对于野生食药用菌需求的增加,所以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研究野生食用药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行人工驯化野生食药用菌将会很大的改善这个需求缺口。研究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驯化栽培配方,使野生菌口感变得更加鲜美,将成为野生食药用菌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对三种野生食药用菌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其中包括分别为来自意大利(Ganoderma resinaceum)和广东(Ganoderma sessile)的两种野生灵芝;以及分离自西藏野外采集的黑耳上的上升炭角菌Xylaria hypoxylon。 成功驯化并对比了两种不同国家地区的野生灵芝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的区别,以便后续研究者更好的了解灵芝的驯化,并且人工驯化出的子实体都比野生子实体的苦味明显减淡。对西藏野外采集的黑耳进行分离纯化,首次纯人工不覆土驯化栽培出分离于黑耳中的上升炭角菌Xylaria hypoxylon。对西藏野外采集的黑耳分离出的上升炭角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驯化栽培研究。 1.对采自意大利和广东的两种野生灵芝进行了生物特性研究并成功对其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集自意大利的灵芝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为6,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采集自广东的灵芝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值为5.5,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驯化的意大利野生灵芝子实体形成较番禺灵芝晚,个体比番禺灵芝重,菌盖呈肾形,菌柄粗短,长49.70mm,直径28.42mm;番禺灵芝子实体成熟期较短,菌盖近圆形,驯化栽培的番禺灵芝菌柄细长,长147.59mm,直径9.22mm。意大利灵芝第一潮菇平均每包产量为0.316 kg,生物学效率达105%以上;驯化的采集自番禺灵芝第一潮菇平均每包产量为0.243 kg,生物学效率达81%以上;另外,驯化的子实体外观都比野生的灵芝子实体好,苦味不明显。 2.对野外采集的黑耳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对栽培产生的子实体通过外部形态特征、显微结构观察,测量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大小,微观结构形态和大小等特征;同时,分别提取菌丝体和栽培子实体的DNA,进行ITS序列测序,将获得的ITS序列通过Gen Bank进行Blast序列比对,重点比对序列相似度98%以上的序列。因此,综合栽培子实体宏观形态、显微结构、分子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比较,鉴定该菌株和栽培子实体为上升炭角菌Xylaria hypoxylon(L.)Grev.。 3.对分离于采集自西藏黑耳中的上升炭角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行生物学平板特性培养和木屑菌包驯化栽培。经鉴定所获得的菌株为珍稀药用菌上升炭角菌,其菌丝最适生长因子为果糖、酵母浸膏、p H6.0和23℃;驯化栽培显示上升炭角菌可在多数阔叶树木屑中生长,木屑菌包在25℃黑暗环境下培养,菌包A长满菌丝需15d,菌包B长满菌丝需25d。菌包A菌丝生长速度为0.87 cm/d,明显高于菌包B。菌包A和菌包B长满菌丝分别需要15d和25d,菌包长满菌丝15~20d后菌丝体由白变黑。菌包变黑25~35d后开始出现原基,原基出现10d后可采收第一潮子实体。栽培产生的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稀单生。原基时幼嫩子实体呈顶端多呈粉红色,稀白色,表面常附有黄褐色水珠。成熟后,子实体分化为特征明显的两部分,下部不育部分乌黑色,上部可育部分银白色,银灰色、褐色。成熟栽培子实体高10~20cm,黑色不育子座部分4~6cm,上部可育部分5~15cm。菌包A第一潮菇每包平均鲜重11.002g,生物学效率为9.18%。菌包B第一潮菇每包平均鲜重11.014g,生物学效率为9.13%。打孔后菌包和未打孔的菌包栽培出的子实体鲜重和生物学效率方面差异不明显。驯化栽培实验结果表明,打孔后菌包菌丝的生长周期比普通菌包的生长周期要短,其他方面差异不明显。首次纯人工不覆土驯化栽培出分离于黑耳中的上升炭角菌,并初步探明了其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该菌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对虾高致死率病毒。自该病毒爆发以来,全球对虾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高达150亿美元,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够防控该病毒。本实验室已将WSSV的主要囊膜蛋白VP28转入蓝藻中并成功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转基因蓝藻可以有效保护对虾免受WSSV危害。本学位论文将WSSV上另一种主要的囊膜蛋白VP19和融合蛋白VP(19+28)的基
学位
在多数动物中,生殖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维持依赖于母系遗传的物质-生殖质(germ plasm)。生殖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雌性生殖细胞特异性细胞器-巴氏小体(Bb)相关联。Bb是一种核蛋白复合物,含有RNA及结合蛋白,如buc、dazl和mitf等,通过参与RNA代谢,从而控制卵子发生和生殖细胞发育。在斑马鱼中bucky ball(buc)基因是生殖质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在生殖质的特化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
学位
阴阳、五行、象数是中华民族“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积淀,在概念层面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逻辑层面上皆依于阴阳消长。以日常概念审视,阴阳、五行、象数概念或高深莫测或打卦算命,人们对此的文化思维处于蒙蔽状态。从阴阳概念入手,解构其间的建构关系,探析阴阳、五行、象数在时空观念、天文历法与数理逻辑中的本源关系。希冀通过对阴阳、五行、象数的溯本求源,厘清三者之间的错综关系,揭示阴阳、五行、象数思维体
期刊
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较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无机生物材料,并且兼具了介孔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以及非常高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合成方便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食品、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介孔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亦较为迅速。介孔材料对整个微观材料的理论和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精油分子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消炎、镇疼等效果。然而,它
学位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但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生物。在鱼类中,自身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性别的分化,内分泌调节也对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鱼类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更为复杂。尽管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过程存在多样性,但在卵巢分化的控制中存在一个保守因素,这就是隐含的雌激素和它们合成所需要的酶,既性腺芳香化酶(cyp19a1a),同时,硬骨鱼脑的特征在于极高的芳香酶活性,它与cyp19a1b的m RN
学位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洋渔业资源成为维系未来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近岸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衰退尤为明显。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被认为是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直接引起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关系不匹配,并且持续性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生物种群退化和数量下降,种群对海洋环境变
学位
鳜属鱼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文化价值的鱼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历史上常有记载。其中翘嘴鳜是中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在2016年年产量突破30万吨,年产值超200亿元。鳜类大部分物种都是中国特有种,其中翘嘴鳜现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九龙江、钱塘江和黑龙江等水系,是一种在中国北方与南方都有分布的物种,而大眼鳜现分布于珠江、闽江、九龙江、长江和淮河水系,是中国的南方种类。早先我国鳜
学位
五行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产生至成熟,始终围绕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力求符合时代特征,以满足时代需要。基于时代背景不同,五行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在东周时期五行观念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托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对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五行观念做整体研究,努力把握五行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与变化细节,展现不同五行观念间的联
学位
一直以来,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脏脉形经文的解读争论不一。五脏脉形的构建,与四时五行系统紧密相连。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囊括世间万物,“形”根据自身特性也被赋予了五行的内涵。采用文献考据研究方法,依据五行之形重新论述《黄帝内经》五脏平脉之形,论证脉之五形“木直、土方、金圆、火尖、水曲”与“春弦、夏钩、脾代、秋毛、冬石”的关系,从而还原古典中医五脏脉有关脉形的真实内涵,并拓展五行之形在
期刊
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大闸蟹,是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的水产品,在我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上的河蟹多为人工养殖,不同产地的河蟹品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已有二十多个地区的河蟹品牌得到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GI)的认证和保护,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河蟹来源地进行区分。本文通过测定河蟹肌肉组织的多种矿物元素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较了它们的地域性差异,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地溯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