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优化及HIV病毒P24抗原特异性大鼠单抗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基于骨髓瘤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既可以作为研究工具,也可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最常见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是基于小鼠-小鼠杂交瘤的小鼠单抗制备技术。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小鼠单抗制备技术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如:对小鼠源抗原的反应性较弱、对部分人源抗原的抗体亲和力较低等,因此,开发非小鼠种属来源的新型单抗制备技术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大鼠-大鼠杂交瘤的大鼠单抗制备技术、基于家兔杂交瘤技术的兔单抗制备技术等。本研究以大鼠单抗制备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优化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大鼠单抗制备方法,解决了影响大鼠单抗制备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起稳定的大鼠单抗制备技术;然后,应用大鼠单抗技术研制针对HIV病毒衣壳蛋白(P24)的大鼠单抗;最后,探索抗-P24大鼠单抗在HIV诊断试剂开发中的应用潜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优化大鼠单抗制备技术。通过分析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大鼠-大鼠杂交瘤单抗制备技术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确定融合率、融合检测方式、克隆化方式以及腹水诱导成功率等影响大鼠单抗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作为首选的优化对象。结果显示:(1)胆固醇是影响大鼠-大鼠杂交瘤融合成功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游离胆固醇,融合率可由原来的44.76%左右稳定提高到93.25%左右,建立起稳定的大鼠杂交瘤融合方法;(2)未融合B细胞的凋亡时间是影响融合检测特异性的影响因素,通过两次换液延长融合检测间隔时间,显著降低了融合检测本底,建立了优化的融合检测方法;(3)大鼠骨髓瘤细胞的成集落特性是影响杂交瘤单克隆化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多种克隆化方法,最终确定改良的有限稀释法作为最佳的大鼠杂交瘤克隆化方法,提高了获得大鼠单克隆杂交瘤的成功率。(4)大鼠杂交瘤细胞在LOU/CN大鼠腹腔内的腹水诱导成功率与大鼠融合伴侣细胞YB2/0是否适应LOU/CN大鼠腹腔有关,通过将YB2/0细胞导入LOU/CN大鼠腹腔反复驯化,显著提高了YB2/0细胞在LOU/CN大鼠腹腔内的适应性,使大鼠杂交瘤细胞的单抗腹水诱导成功率从原来的49.25%提高到93.25%。   其次,利用优化后的大鼠-大鼠杂交瘤技术制备出53个抗HIV病毒衣壳蛋白大鼠单抗(anti-P24rat-mAb),通过单抗的配对筛选,发现两株大鼠单抗13F8和15A2作为捕获单抗能够与商品化试剂盒中的标记单抗形成最佳配对,不仅灵敏度高且降低了假阳性血清的反应性。上述单抗为进一步改良第四代HIV诊断试剂盒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原料。   总之,本研究发现实验室前期建立的大鼠-大鼠杂交瘤单抗制备技术存在的不稳定影响因素,通过条件优化,建立起一套稳定而高效的大鼠单抗制备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制备出P24抗原特异性的大鼠单抗(anti-P24rat-mAb),评估了anti-P24大鼠单抗应用于诊断试剂研发的潜能,表明大鼠单抗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不错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工作为大鼠-大鼠杂交瘤单抗制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有杆抽油井的杆管偏磨缩短了油井的修井周期,制约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抽油杆接箍外衬耐磨材料能够显著延长杆管寿命。论文根据有杆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和井下的物理化学环境对材料的要求,开发出SiO2纳米球/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尼龙66 (PA66)复合材料,以期外衬到抽油杆接箍,解决杆管偏磨问题。一、聚合物填充用SiO2纳米球的合成与表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SiO2纳米球,通过SEM
  随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危及人类的健康,而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许多单一光催化剂的活性总是
会议
当前乡镇党委书记在领导班子中处于牵头管总、运筹决策的核心地位,其领导方式能否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领导工作动行效率的高低、经济发展速度的
  ZnO 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光催化剂,无毒且价格低廉,在光催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ZnO 禁带较宽 (3.3 eV),无法吸收和利用
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为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柴胡正品药材的原植物和常用大宗中药材。北柴胡以根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柴胡皂苷具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抗病毒、保肝、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北柴胡不定根离体培养体系中添加柴胡皂苷生物合成的诱导子及前体物质,探讨了不同处理对不定根合成柴胡皂苷的影响,建立了北柴
三维有序大孔(3DOM)炭材料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制备出有序性高、机械强度大的大孔炭材料以及该材料在应用领域的扩展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以改进
  光催化是解决诸如空气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一种环境友好的,有效的手段。鉴于金属氧化物等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吸收波段在紫外区间,激子复合快等问题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新
会议
  化石资源(包括石油,煤,天然气)的日益短缺以及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引发了对绿色化学需求的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将生物质乙醇和丁醇高效氧化转化为相应的醛、酮、酯
  硫化锌镉(Cd1-xZnxS)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硫化物固溶体,它具有可控制的能带结构和在可见光下卓越的催化性能,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在光解水产氢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
会议
茄尼醇是一种九聚异戊二烯醇,广泛存在于茄科植物中,含量以烟叶中最多,是合成辅酶Q10和维生素K2的必要原料,其本身也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本课题以废次烟叶为原料建立了一套包括提取、皂化、结晶、树脂纯化等工艺的茄尼醇提取与纯化方法。以茄尼醇的提取率和粗品纯度为考察目标,采用有机溶剂热提取方法,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正己烷、液固比14:1、浸取温度50℃、摇床频率175rpm、原料粒度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