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昆虫物种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识别技术在动植物检疫、农林业病虫灾害检测与防治、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对昆虫识别技术人员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形成了巨大缺口,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林业、生态、环保等事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方法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昆虫自动识别,从根本上可以解决昆虫学家人员不足的现状,为我国的农林、生态、环保等事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针对昆虫图像的特点,在昆虫图像的特征提取、编码方法、汇聚方法、分类器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对昆虫图像进行处理,实现昆虫物种的自动识别,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提出一种针对昆虫图像识别的特征层融合方法。充分利用图像的局部纹理、颜色、形状等特征的互补性,将三类局部特征融合后,再进行字典学习、编码和分类,这种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整体特征的融合方法,将局部纹理、颜色、形状等特征作为基础要素,更有利于编码的准确性,从而提升识别性能。   2.提出一种判别性的视觉字典生成和编码方法,将其与传统的稀疏编码(sparsecoding)、局部软编码(localsoftcoding)和显著编码(salientcoding)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训练集中的类别信息,在不增加视觉字典规模的情况下,提高其表达能力,进而增加昆虫图像的识别精度。   3.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策略的汇聚(pooling)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加法汇聚(sum-pooling)对响应的“一视同仁”,也不同于传统的最大汇聚(max-pooling)对响应的“非此即彼”,而是通过对非最大响应的处理,将其所包含的信息汇聚到最后的特征当中,既解决了加法汇聚对于最大响应缺乏优先权的问题,又克服了最大汇聚对非最大响应一概忽略的缺陷,从而更好地利用局部特征来表征整幅昆虫图像。   4.提出一种针对非均匀类别集的分类器融合方法,在对昆虫图像进行分类的实际系统中,昆虫图像常以不同部位照片的形式得到,而对于同一个标本,由于捕捉或保存不当,会存在某个部位缺失的情况,且不同部位的分类器可能与类别集不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分配-权重矩阵,设计了一种多分类器融合方法,充分利用不同部位图像之间的互补性,提高识别精度。
其他文献
该课题的目的是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的定量技术方法,提高对借贷人信用的判别分类准确率,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研究的重点是围绕决策分类树的一系列方
微纳米科学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微纳米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丰富了科技人员对微纳米尺度物质形态、特性的认知手段和发展新功能微纳器件、系统的能力,有效推动了微
市场经济中,充满大量复杂、不确定因素,存在许多不相容问题.该文研究的模糊可拓方法是基于模糊控制、可拓集、集对分析、灰系统理论和可拓学最新进展-可拓工程,结合最新决策
该文介绍了织物仿样CAD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的意义,对"计算机辅助织物组织识别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加以说明,特别详细地解释了图象处理中的细线化、图象增强等各个模块的原
分布参数控制系统,文中简称为分布参数系统,它和集中参数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分布 参数系统的状态空间是无穷维的函数空间.该文的主要思路是将分布参数系统无限维问题转化为有限
将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智能化建筑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流,高增值型多学科技术综合运用的智能建筑产业,将是21世的龙头产业,它的发展将全面带动其它产
北京市的交通挤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道路交叉口是制约城市交通不便的瓶颈,为了缓解此类城市交通问题的压力,该文以道的立体交叉口为重点,把阜成门苜蓿叶式立交桥作为实例进行剖
该系统就是运用信息管理科学来实现邮政中民局的生产作业过程实进管理.在系统的开发思想上,以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理论为基础,结合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给传统
稀疏性分析源于视觉感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有的研究揭示了在人类低层和中层的视觉系统中,神经元对于外部信号的表达和处理过程具有高度的稀疏性,包括空间维稀疏性和时间维稀
该文从数据采掘的基本概念、数据采掘方法、基于数据采掘的决策支持系统建模几个方面对数据采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在该 最后一章,应用归纳逻辑推理方法中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