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历史拐点。直面二十年的成败得失,理性思考,探讨开发区未来的前途命运恰逢其时。开发区建设的历史使命远未完结。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开发区发展宗旨进行“与时俱进”的战略调整,探寻有力的“出击点”,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把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大有希望”的开发区事业继往开来。 中国开发区是政府规划的历史产物,政府主导是其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开发区二十年的发展史,开发区政府发挥了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开发区管理机构为“出击点”,通过管理机构职能调整与策略再造,撬动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巨石,推动开发区突破发展拐点,凤凰涅磐,重塑辉煌。 资源总是稀缺的,集中有限,重点突破,推动全局。以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为杠杆,推动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实施“二次创业”,是开发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可行路径,也是本文选题的逻辑出发点。 全文紧紧围绕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这一命题,运用系统工程原理,通过系统(开发区)要素创新(管理机构内部再造)、结构优化(管理机构外部再造),提升系统(开发区)整体功能,推动开发区顺利实施“二次创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论文按照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如何做(how)的研究脉络展开并组织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八个章节: 第一部分:解决“为什么”即“Why to do”的问题。论文第1章主要论述整个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对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文中指出,开发区的前途命运是否会终结在“政策孤岛”的生灭轮回之中,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是寻求突破的一把金钥匙,通往希望之门的道路障碍重重,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的是克服困难的智慧。探讨中国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问题,一方面需要借鉴前人己有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需要开拓新的思路、研究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解决是什么,即“what to do”的问题。本部分包含第2章至第4章的内容。 第2章主要阐释了论文主题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开发区、政府主导型开发区、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等概念,清晰界定了论文的研究界面,指出本文主要以政府主导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但其研究结果,对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其他类型的开发区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第3章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分析了开发区系统的功能演变趋势,为开发区从资本推进主导型向创新驱动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逻辑依据。开发区“三为主,一致力”发展宗旨的调整与补充,体现了开发区系统功能演变的发展趋势。开发区“改革试验田”的历史重任在新的时期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发区要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栖息地”,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聚集高地,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者和探路人,成为我国争夺“知识经济第三波盟主”的排头兵。这一切决定了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从以资本推进主导向以创新驱动主导的转变,是开发区实现新的功能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4章在第3章的分析基础上指出,开发区管理机构在推动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型,实现新的功能目标的过程中,仍将大有作为,但作用的着力点和作用方式需要变革再造。三元论、集成管理理论和自组织理论是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的三大指导理论,揭示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共同作用的机理和趋势,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发育第三部门的同时,政府要在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方面积极作为;另一方面要遵循开发区作为一个自组织经济系统的内在演进规律,因势利导,有效发挥管理机构的“杠杆”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的二级“点——轴”框架模型。 第三部分:解决如何做,即“how to do”的问题。本部分包含第5章至第8章的内容。 第5章、第6章是开发区管理机构二级“点——轴”再造模型的展开,分别从开发区系统要素创新、结构优化角度,系统阐述提升开发区系统整体功能的基本策略。 第5章系统要素的创新。从管理机构自身行为再造出发,提出“以服务为定点,以高效为定轴”的管理机构内部再造模型,围绕服务导向,高效目标的再造原则,从策略、结构、制度、文化以及IT技术应用五个要素的啮合,系统阐述管理机构内部再造的路径和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企业家型政府和政治企业家是开发区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者在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过程中组织与个人的角色再造目标。 第6章系统结构的优化。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一是从开发区管理机构与区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以引导为定点,以协同为定轴”的外部再造模型,指出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是开发区持续走向未来的战略选择,管理机构通过发挥强势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引导区内不同利益主体共同结网形成创新网络,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价值传导机制,使网络内各主体之间形成顺畅的传导网络,有效放大各主体的功能,聚变为强大的协同创新力量。二是从开发区与区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以根植为定点,以共生为定轴”的外部再造模型,指出开发区以“根植性”为出发点,“走出孤岛”,融入区域及更大范围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形成“共生”的经济发展与创新网络,这不仅是开发区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开发区能够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必然要求。 第7章系统要素创新与结构优化的啮合。文中指出,从系统科学理论出发,沿着两条路径(开发区管理机构内部再造与开发区管理机构外部再造)、三条轴线(服务——高效、引导——协同、根植——共生),探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命题,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区的未来,不仅只在于开发区政府、企业或第三部门中的某一个主体的未来,它被所有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命运以及所在区域和更大范围的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环境牢牢牵制,明确的法律地位、优势的区域势能以及适宜的文化环境是支撑开发区管理机构再造顺利实施的三大平台。 第8章案例研究。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论文提出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二级“点——轴”再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管理机构再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