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文化视域下的乡村景观设计 ——以慈利县桃花村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迅速,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就我国目前的乡村景观发展现状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本土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的一大危机便是乡村本土特色的丧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千村一面”、历史文化流失、传统手工艺术失传以及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乡村景观是地方物质和精神生活形态的体现,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必须做到保护历史遗存、传承传统文化和村庄肌理。我国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是以村落的空间形态、历史演变,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村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等方面为研究对象,对于乡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方面研究匮乏。毕业设计从乡土文化视角出发,对乡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运用进行挖掘和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述相关名词,归纳乡土文化元素类别及其在乡村景观中的具体呈现方式。其次分析张家界市慈利县桃花村乡土文化、乡村景观发展现状,总结其乡村发展存在问题,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最后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桃花村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现状,对其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挖掘利用,将人文精神、生产生活行为等虚有意象结合景观雕塑、浮雕景墙等景观小品使其具象化,通过乡村肌理的保留、乡土材料的使用、传统文化的展现等方式营造乡土意境、突出桃花村乡土性。桃花村的景观设计紧紧围绕“南山桃源,枫树水乡”的设计主题,突出桃花村山、田、树、水的资源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背景下以生活情景再现、互动参与、表演等方式营造出具有民俗风情、历史记忆、乡土氛围的乡村景观。通过乡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结合,寻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新思路,以期为今后的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以及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典籍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年来,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持续增长,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与日俱增。《史记》作为中国优秀文化典籍的代表,对于海外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史记》在韩国汉语教学中的传播及影响,有助于了解
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保证,对于处在社会治理前线位置的地方政府来说,其自身的公信力水平更是直接决定整个社会治理活动的成败。然而当下地方政府公信力远远同人们所预期的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如今的微博信息传播的这个场域中,地方政府公信力所受到的影响同以往日益不同。作为新形势下的地方政府,要充分做到科学的发挥微博信息传播的正能量,促进地方政府、公众及其媒体之间的良性融合,为提升当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寻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形成个性和自主意识的重要时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客观因素,人们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的完善并优化教育制度,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变得更加具有人性化,改革之后的主要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改革提出来的具体要求来看,在教学的之前,首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全方位调研,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行政主体成为个人信息最大的收集、处理和利用者,但实践中个人信息在收集、公开、利用和存储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行政主体的侵害。因此,有必要从行政主体侵害个人信息的视角,探讨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以期规制行政权力,保护信息主体权利和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与共享。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个人信息的含义和法律属性。个人信息是指能够体现自然人特征的,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可以识
手语是听力障碍者使用的特殊语言,是听障中学生交流、学习、沟通的重要手段。2018年,《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作为语言文字规范发布,并推广使用。虽国内外对手语、手语运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停留在手语语法、《中国手语》运用、国家通用手语词汇和句法研究层面,截止目前没有关于听障中学生国家通用手语运用情况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国家全面推广运用国家通用手语大背景下,将研究聚焦听障中学生国家通用手语运用情况,查明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理念下,如何将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译介出去仍是重要课题。本文选取了《红瓦》一书中的第一章进行翻译实践,《红瓦》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所作的一部少年长篇小说,整部作品寓教于美,文笔细腻,意味深长。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构建下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准确性、可读性和儿童文学性这三个参数作为评价标准,解决翻
本篇翻译实践材料选自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的散文集《我们在此何为》(What Are We Doing Here)中的两篇议论性散文《何为良知自由》(“What Is Freedom of Conscience”)和《我们在此何为》(“What Are We Doing Here”)。报告以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交际语境顺应论为指导,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种西方的学术著作以及科研成果不断被引入中国,其传播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文本材料的翻译与研究。那么,如何将这些英文的学术文本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分析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学术文本翻译在国内并未得到足够的研究和重视。许多学术文本中文译作行文生硬,术语意义不清甚至错误,不利于目标读者的理解和中外交流沟通。因此,对于学术文本翻译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主要记录人物的生平事迹,并根据各种书面和口头回忆,调查相关资料,有选择地进行描述和阐释。《旧匹兹堡的小女孩》是一部具有真实性的作品。小说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期,英国康华里将军的投降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诉了小女孩对于战争,以及女性在战争中的地位的懵懂的理解。译者主要运用翻译目的论指导原文本的翻译。翻译目的论包括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在原文本翻译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健康中国”、“互联网+医疗”等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由于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医疗体系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促使整个传统医疗信息化行业面临巨大的技术变革。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和医疗卫生发展的意见》,同年7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外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通知》,对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