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氯乙烯作为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广泛。目前,我国工业上大部分都采用乙炔氢氯化法生产其单体氯乙烯,但是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氯化汞催化剂带来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它的发展,随着2013年《水俣公约》的签订,无汞催化剂的成功开发与否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氯乙烯行业发展的未来。在无汞催化剂的研究过程中,活性炭负载的氯化金催化剂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工业化的催化剂,可是单金属金催化剂虽然初始活性高、选择性好但极易失活,在空速1480 h-1、温度180℃、V(HCl)/V(C2H2)=1.2的反应条件下,反应12h后,氯乙烯的转化率由71.2%降低至37.1%。我们从增强载体与金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制备出含有杂原子氮和硫的共掺杂碳材料,这种碳材料负载的金催化剂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其初始催化活性高达84.4%,反应12h后,氯乙烯的转化率仅降低了3.8%,极大地提高了单金属金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经过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氮硫共掺杂碳材料中的杂原子氮和杂原子硫稳定活性组分Au3+作用机理是不同的。杂原子氮通过提高活性组分金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金催化剂对氯化氢的吸附能力,提高活性组分金在反应气氛中的稳定性;而杂原子硫则通过锚定Au3+,提高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增强金催化剂的抗还原能力。杂原子氮和硫的作用相互结合使氮硫共掺杂碳材料负载金催化剂中Au3+的含量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不仅如此,这篇论文还将较前沿的有机离子液体运用到氮硫共掺杂材料的制备中,考察了不同制备温度下,离子液体氮硫共掺杂碳材料的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金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