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加工中主体间的不对称性效应及其机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ER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对公平相关主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决策领域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公平相关主题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通过博弈任务(如最后通牒博弈)来简化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公平行为,从而对公平相关的心理机制、神经机制以及进化机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然而,这些简化的博弈任务往往忽视了在公平加工中主体间本身可能就存在着诸如资源、权力等不对称(相对优势或劣势)地位的差异。Van Lange等人(2013)认为,个体间的这种不对称地位不仅在现实生活极为普遍,而且在社会决策的研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公平加工中,不对称性地位使得个体间在公平决策前已经存在着不对等的地位,因此,对主体间不对称效应的探讨将有利于进一步明晰人类在复杂社会情境中的公平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把这一“不对称性”概念引入公平加工的研究中,拟考察博弈主体间不对称性地位对公平加工的影响。在不对称的社会决策情境中,由于个体间初始资源的拥有或是收益的分配的差异,每个个体都将处于一种相对优势或劣势的位置。在这种优/劣势地位中,有些是可逆的、相对不稳定的,例如暂时的经济资源,它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逆转;而有些是不可逆的、相对稳定的,如生理疾病(肢体残疾等),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少发生逆转。而这种优/劣势地位的相对稳定性被认为将显著影响个体的社会决策行为(Maner&Mead,2010)。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分别从经济资源——可逆性优/劣势,和生理正常/残疾——不可逆性优/劣势两方面探讨公平加工中主体间的不对称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一以经济资源——可逆性优/劣势为切入点,探讨了公平加工中主体间经济资源的不对称性效应及其机制。在研究中,为了避免声誉效应等,设置了4人匿名互动的多轮最后通牒博弈任务(Ultimatum Game, UG),即每轮博弈由电脑随机组合2人完成,并通过变化被试所拥有的初始资金的相对数量来操作初始资源的相对优/势差异。结果发现,与控制地位相比,优势地位下的个体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显著降低,而劣势地位下的个体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显著提高,即呈现出“优势者”效应和“劣势者”效应。其中,产生“优势者”效应的机制是,优势地位使得个体在博弈互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这种有利地位促使优势者即使面对较小份额的提议方案也抱有更积极的公平性判断,进而增加了优势者对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而“劣势者”效应的产生机制是,劣势地位使得个体处于群体中的不利地位,这种不利地位促使劣势者在面对他人所提出的较小份额的方案时诱发出更强烈的消极情绪唤醒,而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消极情绪唤醒最终导致劣势者更倾向于拒绝不公平的提议方案。此外,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平加工中主体间经济资源的不对称性效应具有调节作用。也就是说,“优势者”效应和“劣势者”效应分别主要表现在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自我价值取向的个体上。研究二以生理正常/残疾——不可逆性优/劣势为切入点,探讨了公平加工中主体生理正常/残疾的不对称性效应及其机制。在研究二中,依然设置了4人匿名互动的多轮最后通牒博弈任务,并通过招募正常被试和肢体残疾被试来设置和区分个体所处的优/劣势地位,并考察这种相对稳定的生理优/劣势地位是否影响个体的公平决策。结果发现,与控制地位相比,生理优势地位下的被试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显著降低,即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者”效应;同时,生理劣势地位下的个体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也显著降低,产生了“反劣势者”效应。其中,产生“优势者”效应的机制可能部分由于优势地位使得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这种有利地位促使优势者即使面对较小份额的提议方案也抱有较为积极的公平性判断,进而增加了优势者对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而关于“反劣势者”效应的产生机制,本研究认为它可能是由于生理劣势地位引发了个体自我中心的视角。综合以上2个实验的结果来看,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UG决策中,相对于控制地位,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包括经济资源上的优势和生理上的优势地位)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者”效应。“优势者”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优势地位促使个体对不公平提议方案抱有较为积极的公平性判断,进而减少了优势者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2)在UG决策中,相对于控制地位,处于经济资源劣势地位的个体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显著增加,表现出“劣势者”效应。“劣势者”效应的产生机制是,劣势地位使得个体对不公平提议方案抱有强烈的消极情绪唤醒,从而导致劣势者更倾向于拒绝不公平的提议方案。而处于生理劣势地位的个体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率显著减少,表现出“反劣势者”效应。这可能是由于生理劣势地位引发了个体自我服务的偏好。(3)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平加工中主体间经济资源的不对称性效应具有调节作用。亲社会者在经济资源的相对优势地位中倾向于表现出“优势者”效应,而亲自我者则在经济资源的相对劣势地位中倾向于表现出“劣势者”效应。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平加工中主体间生理正常/残疾的不对称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即无论亲社会者,抑或亲自我者均呈现“优势者”效应和“反劣势者”效应。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永远是社会的职责,更是教师教育的根本使命。职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组织政治知觉、工作倦怠、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等变量间的关系。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介效应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等,得出了以下结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倾向于同时进行两件或两件以上不同的事情,并且还可以把这些事情处理的得心应手;另一些人则更愿意在一个时间段内专注于一件事情,显然这种不同行为倾向的个
本文对1号连铸机20MnSi铸坯角部纵裂纹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介绍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longitudinal crack defects in the corner of
信息技术教育要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首先是要理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的本质,以及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信息技
针对传统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图像融合算法中最优融合结果无法自适应确定及神经元参数取固定常数所造成的同步脉冲周期无法随图像特征改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
根据目前农民小麦增施氮肥的严重情况,进行小麦氮肥适宜量、控释氮施用量及控释氮比例(CNR)的定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肥、钾肥施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豫东潮土小麦适宜施氮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是一种常用材料,而钢筋施工技术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高度重视钢筋施工技术,除要做好钢筋检查外,还要做好管控工作,并按照相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实践对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