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S井区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对策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井区地处湖北省潜江市,区域构造属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主产层位古近系潜江组潜四段上地层,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截至2019年5月,研究区出现产量持续递减,能量保持水平低,含水率上升较快等问题,开发效果持续变差。
  为了改善研究区不利的开发现状,运用油藏工程的方法对研究区包括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产量递减以及采收率等在内的7个指标进行开发效果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层压力保持在5MPa左右,是原始地层压力的1/4左右,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35.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72.7%,综合含水率达到38.8%,含水上升率为2.9%,存水率为25%,产量递减类型属于双曲递减,目前月递减率为11.12%。研究区目前地层能量保持水平、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存水率等都比较低,产量递减较快,含水率较高且含水上升较快,需结合剩余油分布情况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加强注水,以改善目前开发效果,提高研究区最终采收率。
  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运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在历史拟合较好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受到断层、构造、注采井网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平面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断层及油藏边角附近地区、构造高部位地区、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区域;研究区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潜413、潜401、潜40中、潜40下、潜421、潜42下层位。以研究区T70X-3注水井组为例,从封堵高含水采油井、采油井转注、注水井补孔等方面研究了剩余油动用机理,结合剩余油分布特征制定了部署新井、封堵高含水采油井、油井转注、注水井补孔、压裂等调整措施方案,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十五年后开发效果指标,结果表明调整方案后比现有方案累计多采油24.12?104t,采出程度提高5.3个百分点,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火烧油层技术具有热波及效率高、能量消耗低的特点,常作为蒸汽吞吐后的接替开发方式,而重力火驱是一种改进了的火烧油层技术。目前的重力火驱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明确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其次对重力火驱技术的热管理研究不足,无法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热利用效率。本文基于CMG数值模拟软件,从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两方面研究对重力火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灰色
学位
安塞油田经过近40年的全面投入开发,部分油井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产能损失每年高达30×104t,常规增产工艺适应性差,稳产难度较大,因此考虑对油井采取堵水措施。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分析堵剂在安塞油田中的适用性,提出优化堵剂的思路,并针对目前的开发现状,以安塞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和数据为基础,对高含水油井见水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见水原因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注水开发年限等影响,划分主要见水类型为裂
学位
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应力敏感现象,现场及室内试验研究表明应力敏感现象对低渗透油气开发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不可忽略。为建立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低渗透分段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本文首先利用摄动变换、拉氏变换等方法,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的无限大低渗透油藏点源函数;其次基于该点源函数利用镜像反映法,分别得到了封闭边界、定压边界、混合边界等多种外边界条件下的点源函数;之后对上述点源沿不同方向或范
低频脉冲波采油技术利用波动产生的能量,使油层及其流体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改善油层渗流条件、解除油层堵塞、创造有利于原油流动的环境,达到油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増油效果好、施工成本低、不伤害储层、不污染环境等优势。然而,现场试验中,“油层受效不稳定”的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扩大应用与发展。开展低频脉冲波采油技术动力学作用机制研究,是提高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基于地震勘探中的Biot弹性波传
X73油区长3低渗透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的西峰油田。研究区于2018年10月投入生产,从2019年6月开始进入大量建产阶段,初期为油层天然能量衰竭开发,截至2020年3月,油藏已进入了高含水期,出现产量递减加快,含水率上升等现象,同时还存在部分区域水淹、注水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针对研究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认为储层非均质性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以研究区的地质背景为基础,以沉积
近年来海上低渗油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注水开发在提高海上低渗油藏采收率时,也存在一些因素会导致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降低,不利于油田正常生产。涠洲W油田是南海北部湾海域内的低渗油藏,本文以该油田为例,研究海上低渗油藏注水过程中出现的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问题,明确主要影响因素,给出降压增注建议,为涠洲W油田之后的注水开发提供指导,为类似油田注水开发工作提供参考。针对研究区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研
学位
历史拟合作为油藏数值模拟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一个通过动态资料及数值模拟方法对油藏再认识的过程。自动历史拟合技术能够弥补人工历史拟合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但其拟合精度与时间成本是不可兼顾的矛盾。代理模型方法作为工程设计中常见的模型简化手段,能够平衡拟合精度与时间成本之间的矛盾。  本文针对历史拟合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代理模型,并以帕累托最优作为优化准则,提出了五种加点策略
学位
在油气提高采收率、非常规油气与地热开发以及核废料深层放置等诸多领域中,均会涉及到岩体所受到的热效作用问题,温度变化和温度梯度在岩体中会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热致裂缝的产生,在这些领域中多会涉及到页岩的热致裂问题,但目前针对页岩的热致裂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研究页岩储层热致裂缝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页岩室内升温实验和颗粒流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页岩热致裂缝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发现页岩基质难以产生明
学位
渗透率更低、开采难度更大、储量更丰富的低渗透储层越来越受到能源领域的关注,近些年,针对低渗透油气藏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工艺飞速发展,其背后的机理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关于低渗透储层开发和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水平井筒附近的应力分布和多孔介质理论,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低渗透储层应力场与渗流场的流-固耦合方程。介绍了cohesive孔压单元模型的
水力压裂技术作为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流开发方式之一,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水力压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岩石变形与裂缝扩展、缝内流体的流动及滤失等力学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全三维全耦合水力压裂数值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了理论解、物理实验和工程实例的全面验证。具体工作和得到的认识如下所述。(1)基于水力压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全三维水力压裂数学模型。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对水力压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