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以降,西方文化紧随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激烈交锋中,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显露出其笨拙、闭塞的一面,在与“欧化”、“西化”思潮的对战中败下阵来。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侵袭下的式微贯穿于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之中。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国学似乎已经无力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而逐渐被社会主流文化所忽视。但是仍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如康有为、唐文治、章太炎、王国维、吴宓等不仅极度肯定国学的价值,且用切身行动进行国学教育,以培养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后继之才。本文以吴宓为个案,从吴宓一生的国学教育经历入手,着重于研究吴宓先生的国学教育思想。吴宓出生于西学东渐、中学逐渐式微的清末,他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变化,此时的中国人在西学的冲击下由于对文化竞争的认识不足,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立足点。针对这一情况,吴宓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以各种方式阐发了他对于国学及国学教育的看法。本研究以考察吴宓一生中对国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为基础,从吴宓的国学观、吴宓国学教育功能论、国学教育的方法、吴宓的国学教育治学理念四个方面论述吴宓的国学教育思想,进而对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对20世纪初的国学教育有何意义及局限之处进行考察,最后探讨吴宓国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吴宓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家、教育家、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他的国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深深地根植于他所深爱的传统文化之中。自1919年发表《论新文化运动》开始,吴必便走上了保存国学、提倡国学教育的道路,可以说,吴宓以一己之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为国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经历过建国后十七年政治高压和十年“文革”的质疑、鞭笞、迫害之后,吴宓在1980年代的“文化热”中重新回归学术界,受到学人的广泛关注。而国人也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及教育的考察重建民族文化心理、更新社会价值取向。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二章重点考察国学概念的流变及吴宓的国学观。本文对“国学”概念从古代至现代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并从价值论与知识论两个角度将近人对近代意义上的“国学”的几种不同看法及态度进行了概括,之后引出吴宓对“国学”概念的解读。吴宓对国学的态度及热衷于国学教育与他所面对的现实语境是分不开的。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中国,西学东渐下中国固有文化的地位日益衰落,鸦片战争以后以清政府为主导的取法欧美的活动积极开展;与此同时,一些列强开始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利用传教士办报办学,积极在中国境内推行非中国化教育;而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更易于接受先进思想的青年士子的欧化倾向日益泛滥。值得一提的是,当国学在本国遭遇发展的困境之时,国外的汉学研究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西方国家联合考古小组在中国西北部的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世界瞩目。吴宓认定国学对个人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学的传承与推广不仅可以补充西洋文化之缺失,世人还能够根据国学中包含的道德精义救世。他不仅主动参与到新、旧文化的论争之中,还躬身践行,为国学的存续寻找一线生机。本文的第三部分探讨吴宓国学教育的功能论。吴宓对国学教育之功能的看法可以用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促进文明传承,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二是促进文明融合和对话,即沟通中西理事,融汇中西文化;三是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即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义重建道德理想环境,恢复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姑且不论国学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它在传承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的作用是无法抹杀的,其对于知识、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对话,以及国人的人格重塑、国家精神文明的重建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积极作用。作为“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坚守者,他一路披荆斩棘,所渴望的不过是要擦掉蒙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上的历史积尘,使它重焕光彩而不至于被抛弃,更欲使其继续散发它那智慧与文明的光亮,作为一座精神灯塔,永远指引中国前进的航向;使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得以重塑她的大国风范。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得益于一个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在第四章本文探讨吴宓为实现国学教育的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吴宓看来,国学教育不仅仅是推广国学,更应该是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者继承人类的智慧。本文认为,吴宓的国学教育方法是他在修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儒家先儒诸多教育方法影响,经过自身的学习、揣摩的过程将这诸多的教育方法相互联结、取舍而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吴宓所施行的教育方法是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而开展的,在教学生活中他指导学生将国学知识内化,从知、行两方面齐头并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对国学的认识系统、最终形成学生生产生活和科研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吴宓国学教育方法的考察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文献研读、课程设计及考核办法;对国学教育师资的选择与聘任标准;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学术建制的创新。第五章讨论吴宓国学教育治学理念。吴宓提出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文化、用国际的视野来研究学术、用专与博相结合的方法研讨学问的观点,还认为应该审慎的对待“整理国故”,提出了“历史为思想服务”的命题。另外,由于由于吴宓本人的学术视野及价值选择与当时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分歧,所以即便是在那个时代,吴宓的教育观念也势必带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从而造成其国学教育理念的历史局限性。第六章重点论述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对当今国学教育的启示意义。如今再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在校时的辉煌已无可能,我们也再难建立一个新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然而如果没有当年这些国学教育与研究机构,那么今天的国学教育更无从谈起。这些机构不仅引领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国学运动,更对今天的国学教育与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吴宓作为中国第一所国学教育与研究机构的创始者,他的国学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国学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吴宓的国学教育实践及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国学教育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国学传承即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值得今人借鉴。如果对吴宓的国学教育思想加以了解、学习,并有意识的将他的国学教育思想运用到当今的国学教育实践当中去,一定会给今日的国学教育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推进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综合了地下管线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地下管线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发现的数据动态更新的重要性,以及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对策,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
针对现有辅助人工采摘机械存在结构复杂与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往复丝杠机构的半自动化便携式水果采摘机械。研究采用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思路,由一个伺服电机提供动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反映了教师身份的内在规定性。教育使命的承载要求教师"四有",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呼唤"四有"教师。高校立德树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与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2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12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予逍遥散治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牙种植体不同角度即刻负重的骨界面应力分布规律。方法选成人无牙下颌骨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将扫描图像导入通用外科手术集成系统,建立下颌骨三维
目的通过观察眼针治疗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调控作用,探寻眼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将64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2(NOS2)、一氧化氮合酶3(NOS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95例NSCLC石
生物测量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越来越重要,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眼轴长度进行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近视及其引发的眼科疾病,眼轴参数的准确测量也是影响眼病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文章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评价、分析和总结,引用权威观点对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问题导向式(PBL)教学逐渐在国内大学展开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PBL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国内应用存在经验不足推广较难的问题。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