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高边坡复合支护加固研究与数值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迅猛发展,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形成了大量的边坡,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或者简化支护结构对坡体局部稳定性计算的影响,事实上支护结构对边坡局部稳定性影响较大,如果忽略支护结构对坡体局部的影响,则结果会存在较大偏差,容易导致设计不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兴泉铁路路堑高边坡工点,根据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研究路堑高边坡在复合支护下的受力、变形分布规律,评估复合支护结构对边坡稳定性和结构物加固效果,并提出路堑高边坡支护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工作以及得出的主要结论与认识如下:1.基于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9-2>土层中粉粒占65.48%,黏粒占17.46%,而<W4>、<W3>中以砂粒、粉粒为主,也有较少黏粒含量。三种土的颗粒分布较为不均匀,粒径变化范围相对较大,颗粒级配良好。在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中,表现出应变硬化的特点,没有明显的峰值强度和软化变形曲线。2.结合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框架梁内力,并根据锚索-锚杆框架梁现场受力特点,提出了考虑所有梁节点所受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节点力分配系数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拟计算进行对比验证;并在极限分析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对数螺旋线破坏面,推导出了路堑高边坡体系的外力做功功率与内能耗散率,提出了路堑高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算值为1.483,数值解为1.57;3.依托兴泉铁路现场路堑高边坡工点,开展了路堑高边坡现场长期监测试验,获取了边坡深部位移、锚杆支护结构受力等特点,发现边坡的位移与锚杆结构的受力变化规律与边坡施工密切相关,相邻近边坡施工时,边坡的位移与锚杆的受力较大,且施工时,锚杆端部1m处与锚杆中部4m处应力较大,锚杆末端7m处埋深应力较为稳定,维持在一个较小值;4.应用数值仿真分析了边坡在分级开挖情况下的位移变形特征,开挖时,边坡位移由土体卸载回弹与土体滑移共同构成,边坡主体以斜向回弹为主,最大水平位移为2.46cm,边坡顶部有少许向坡内方向的滑移现象,位移为9.4mm,相对于边坡主体位移较小;5.对边坡进行暴雨工况下(150mm/24h)的降雨,边坡平均渗流深度达6m,在未降雨工况下边坡最大表面水平位移为1.5cm,降雨工况下为3.081cm,支护降雨工况下为2.59cm,说明复合支护结构措施的及时实施,可以有效地限制边坡由于开挖与降雨引起的位移变形,有效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性。6.对比分析了边坡在不降雨工况以及暴雨工况(150mm/24h)下加固前后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剪应变的变化特点,并分析锚索-锚杆轴力与框架梁内力的分布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相应参考:在边坡施工过程中,锚杆轴力沿杆长向坡内逐渐减小,且对于同一级边坡而言,坡脚锚杆轴力较大,顶部锚杆轴力较小,设计时应增大边坡坡脚处支护结构设计参数;对于框架梁而言,计算得到的弯矩与剪力在节点处较大,跨中会出现最大负弯矩,最大负弯矩为-34.45kN·m;并分别将第三章推导出的理论公式所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理论研究与数值分析的结果相差不大,曲线规律大体一致,说明理论方法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其他文献
2019年7月4日(UTC 17:33:49.04)加利福尼亚州发生Mw6.4地震,距离Ridgecrest大约11km,34个小时后(2019年7月6日,03:19:53.04),距Mw6.4前震震中35km的Mw7.1主震被激发,本次地震为该区域时隔20年后发生震级最大的地震,对该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个高精度的地震目录能够反映精细的断层构造分布特征,然而,由于双差定位法假定速度非均匀性引起的
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交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高铁拉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已成为我国的名片之一;地铁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铁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工程技术难题也随之而来,如轨道结构伤损、过度的振动与噪声等。实际上,轨道结构中的诸类问题可归结于弹性波传播的结果。分析轨道结构中弹性波传播行为,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并解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负弯矩区在荷载下会产生钢梁受压、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不利情况,混凝土桥面板受拉开裂会降低组合梁的刚度与耐久性,在不利环境下易导致氯离子侵蚀,进一步降低其疲劳性能。本文一方面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各负弯矩区阻裂方案进行参数化分析;另一方面从运营角度出发,展开腐蚀效应下剪力键耐久性劣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支点顶升、跨中压重、预应力张拉、刚度滞后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征,在环境影响下会导致膨胀土地基上部土工结构产生破坏。近年来,桩网结构路基被逐渐应用于膨胀土区高铁线路中。但目前对于膨胀土区桩网结构路基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工作机理仍缺乏深入地认识。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膨胀土地基胀缩循环作用下高铁桩网结构路基土拱效应退化失效机理研究”,通过前期项目调研,室内有荷膨胀率试验、增湿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三维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手
随着川藏铁路建设的开展,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特长铁路隧道及隧道群,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长度20km以上的特长铁路隧道(群)已增加至11座,总里程超过262km。隧道口紧急救援站是特长铁路隧道群火灾情况下重要的救援疏散场所,探究着火列车紧急停靠在隧道口救援站时的烟气蔓延规律及其控制策略是保证旅客列车在隧道群内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快速、安全、有效的进行疏散救援的重要方式。本文建立了隧道口紧急
白云岩“砂化”是一种特殊的岩溶现象,有以下特征:岩体强度降低,形成大量孔隙,能保证岩体的完整性,经扰动后易松散,变为白云岩砂、粉混合物,在渗透压力下极易产生渗透变形,发生突水涌砂,施工面临极大挑战和风险。目前国内外鲜有对于砂化白云岩地层隧道的研究,尤其是掌子面灾变机理方面。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依托成昆铁路复线吉新隧道,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手段揭示了白云岩宏观和微观砂化机理,得到
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大,且聚合改性沥青具备极为明显的与疲劳破坏相关的触变特性,而目前对沥青材料触变性的微观机理尚缺乏定量的解释与说明。本研究以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试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聚合物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行为以及聚合物改性沥青触变性的微观状况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Material Studi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模朝大埋深、大跨度的方向发展。但城市深部超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安全性要求较高,围岩变形控制严格,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开挖工法及支护结构保障围岩在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地铁车站为工程依托,采取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城市深部超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力学特性及变形控制技术展开一系列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高速铁路箱式路基是一种新型路基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不需要路基填料,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整体性好、占地少等优点,在我国平原地区和填料缺乏地区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路基结构,箱式路基与传统路基和桥梁有明显区别,且尚未有工程实际应用,存在设计理论不成熟,结构性能也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箱式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动静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其静力学特性和动力响应情况。本文首先总结了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堤型路基与涵洞之间刚度存在数量级差异。在涵洞数量众多的高速铁路路基地段,当列车荷载经过路涵连接处时,较“软”的路基和较“硬”的涵洞之间存在的刚度不平顺将引起车辆-轨道-路基耦合系统产生较大动力作用。同时,这一动力作用循环往复,又将加剧路涵连接处路基面的差异性沉降,导致路基面产生明显的不均匀变形,最终映射到钢轨形成轨道几何不平顺。随着动力作用引起的几何不平顺不断加大,将反作用于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