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是一个全球性的疑难问题,2009年G20提出全面退出化石能源补贴,之后多年进展甚微。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国际上对中国化石能源补贴常常提出批评。2009年以来,政府通过能源价格机制改革,一直致力于减少能源补贴。本文利用价差法考察了中国化石能源补贴规模的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以来,得益于能源价格大幅下跌和能源需求增速减缓以及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有效推进,中国化石能源补贴大幅削减,至2015年财务意义上的补贴已经取消。尤其在改革最为密集的天然气领域,定价机制变化对削减补贴的贡献率最大。但是居民部门交叉补贴现象仍然严重,同时大量的煤炭消费导致高昂的环境外部成本,使得考虑环境外部成本的能源补贴依然存在。鉴于政府需要平衡经济发展、能源普遍服务和环境可持续性三大能源目标,应允许一定量的有效能源补贴,但需要继续通过清洁发展和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来减少的无效能源补贴规模仍然较大。政府需要把握改革时机,防止能源补贴反弹,主要解决居民交叉补贴和减少环境外部性成本。优化居民电力补贴机制设计,解决居民电力交叉补贴是进一步推进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中国政府自2004年起实施居民阶梯电价试点并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对已实施阶梯电价方案进行政策效果评价,对进一步完善阶梯电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倍差法对2004年浙江省、福建省阶梯电价试点方案的节电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本文基于上海市、深圳市微观调查数据刻画中国典型城市阶梯电价的具体实施情况。研究表明,优化阶梯电价机制可以着力在:加强阶梯电价政策的宣传;优化分档电量和电价,探索更为合理的电价价差模式;引导居民对中国电价补贴的正确认识;在完善阶梯电价的同时,推广节能家电及峰谷电价。此外,电力消费量的不断增长,也给解决居民电力交叉补贴带来阻碍。不同于第二产业,居民部门的电力消费更多的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及其他因素带来的家用电器使用数量和使用时长的增加。本文利用家电扩散模型对居民家电消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收入增加对居民购买家电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城镇居民购买家电的影响更加明显。由于家电的使用具有较长时间的“锁定效应”,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利用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及能效标准升级等措施激励居民购置节能家电、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家电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