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结构变革的逐步深化,作为非营利性行政事业单位,在高校中,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高校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对其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所面临的监督环境也日益严格。至于审计的结果,则不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自身产生影响,还关乎公共财产的合理利用和公共职权的恰当行使。因此,这项工作不仅为领导干部自身所重视,也使得相关部门和组织格外关注。而科学有效地进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就在于用于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指标及衡量的标准是否恰当,这同时也是该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的意义,不仅在于规范领导干部自身的作风,也可用作干部竞聘、选拔及任免的客观依据。这就对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一个避免了各类主观因素可能带来的随意化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做到在科学划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职权的基础上,既能够明确其管理工作的成绩,也不漏掉工作中有待加强之处,从而实现监管的最佳方式,即从根源处防治腐败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调查研究、应用举例等方式,首先对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描述,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高校内部领导干部审计评价指标,并指出其缺陷所在。针对缺陷,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构建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模型。研究站在前贤的肩膀上,参考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与高等院校审计的先进经验,在指标类别方面引入创新思考,以期能够更加系统、量化地对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为干部的选拔和任免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完善干部的监督与自我监督环境,保证公共财产和职权的善加利用,进而能够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有所贡献,也能对社会风气和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