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LED光质对番茄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探讨番茄果实品质形成的调控新途径,本研究以番茄(MicroTom)为试验材料,在可控温室条件下对番茄开花前期进行红蓝LED组合(红光:蓝光=1:1、2:1、4:1、8:1)全人工光栽培,光量子密度为300μmol·m-1s-1,每天光照12h(8:00~20:00),测定不同LED光质处理下花后30天,45天和60天的番茄果实品质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4R1B(红:蓝=4:1)处理可以显著性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在花后45天,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尤为显著;可溶性糖含量随果实发育而不断降低,其中处理2R1B、4R1B和8R1B变化显著,又以4R1B变化幅度最为明显;随红光比例的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8R1B处理在果实成熟前期显著性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1R1B处理在果实成熟后期显著性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除4R1B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果实发育先增加后降低,而4R1B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果实发育而不断增加。且所有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变化显著。(3)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1R1B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花后30天和45天,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提高都尤为显著。在果实发育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果实发育没有显著变化;在果实发育后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出现显著变化;随红光比例的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2R1B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含量,在花后60天,番茄红素含量的提高尤为显著;番茄红素含量随果实发育不断增加且变化显著;随红光比例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4R1B和8R1B处理都可以显著提高多酚含量,在花后45天和60天,两种光质处理多酚含量的提高都尤为显著;多酚含量随果实发育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或者稍微降低;随红光比例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多酚含量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6)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1R1B处理都可以显著提高类黄酮含量,在花后45天和60天,类黄酮含量的提高都尤为显著;类黄酮含量随果实发育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或者稍微降低;随红光比例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或者稍微降低的趋势。(7)在番茄果实成熟前期4R1B处理可显著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而在果实成熟后期,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红光比例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8)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1R1B处理可以显著性提高FRAP值,在花后60天,FRAP值的提高尤为显著;随红光比例的增加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FRAP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上所述,红光比例较高的4R1B处理提高了番茄果实的糖、番茄红素、多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蓝光比例较高的1R1B处理则提高果实的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类黄酮含量和FRAP值。
其他文献
一、21-1复合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211-1复合剂(禾谷类专用配方稀土)是根据各单一稀土在水稻、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上的施用效果,结合水稻、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的营养
桃是我国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桃营养生长旺盛,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夏季修剪,给生产带来众多不便。多效唑(PP333)是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
High magnetic field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ools to control a chemical reaction and materials synthesi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magnetic field eff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