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伴发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视网膜囊肿(retinal cyst,RC)的临床特点及使用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 vitrectomy,PPV)与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治疗的手术效果;并分析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伴RC的RRD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回顾了2004至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数据库中诊断为RRD的病例及诊断为RC的病例,并将21位患者的22只伴RC的RRD患眼纳入本研究。纳入的患眼均接受了系统的眼科检查,并测量了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眼内压(intraocular,IOP)。22只患眼中,12只行SB治疗,纳入SB组;10只患眼行23G PPV治疗,纳入PPV组。 本研究主要观察了两组患眼 RC 大小及其视网膜位置,患眼术后的视网膜复位、RC治愈情况,及术前、术后BCVA和IOP的变化,并探讨患眼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取所有患眼手术当天的术前BCVA、IOP数据,与末次随访时的IOP及BCVA数据(log MAR视力)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患者描述出现患眼“黑幕遮挡感”至眼视光医院确诊为RRD伴RC的时间跨度——症状持续时间。 结果: 本研究回顾的病例中共12045例诊断为RRD,其中共34例并发RC——RRD眼并发RC的发生率为 0.28%。纳入的 21 位 RRD 伴 RC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82±14.76岁。纳入的22只患眼的症状持续时间范围为4周到10年,其中位数为5.5周;患眼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12月至75月,其中位数为12月。20只患眼存在1个RC,2只患眼存在3个RC。22只患眼的视网膜裂孔及共26个RC均存在于RRD范围内。患眼中,24个RC存于视网膜远周边部,2个RC存于视网膜赤道部。13个RC位于颞下方视网膜,6个位于颞上方视网膜,5个位于鼻下方视网膜,2个位于鼻上方视网膜。RC直径为2至10PD。22只患眼中,7只存在锯齿缘离断。患者RC大小与症状持续时间(p=0.239)、术前BCVA(p=0.918)、术后BCVA(p=0.808)经检验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在PPV组中,来自于同一位患者的2只患眼接受了PPV和SB的联合手术;2只患眼在PPV术中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0只患眼均接受术中RC切开、释放RC内液治疗。在SB组,4只患眼接受了术中巩膜侧穿刺RC、引流RC内液治疗。在末次随访时,SB组及PPV组所有患眼均达到解剖学成功,即观察到RRD复位、RC消除且未复发。其中SB组8只患眼的未经过处理的RC,在第1月随访时均已观察到消除。 在排除了2只联合行白内障手术的患眼后,PPV患者术前BCVA为0.90±0.52, SB组患者术前BCVA为1.13±0.66,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35)。纳入统计的20只患眼中,有15只(75%)术后BCVA较术前提升。术后末次随访的BCVA, PPV组为0.38±0.25,SB组为0.87±0.72,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7)。在PPV组与SB组,两组各自术后BCVA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PV组p=0.029、t=2.748, SB 组 p=0.008、t=3.237 )。术前 IOP , PPV 组为 13.33±2.34mmHg , SB 组为12.47±3.10mmHg ,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477 )。术后 IOP , PPV 组为14.85±4.17mmHg,SB组为11.77±2.34mmHg,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1、t=2.187)。但各组各自的术前、术后IOP却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术后短期内,所有患者均发现术眼结膜充血,并在术后随访过程中逐渐消退。在PPV组中,2只患眼的眼内压在术后1月随访时发现高于21mmHg,但在予以降眼压药物处理后,眼内压均降至正常范围。直到末次随访,所有患眼没有观察到白内障的形成或加重。 结论: 伴发于RRD的RC,多位于周边部视网膜,且颞下方多见。PPV与SB均是治疗伴RC的RRD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式。RRD范围内的、未影响视网膜裂孔闭合的RC,SB术中或可不需刻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