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地碱蓬人工湿地去除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磷污染物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直潜流湿地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之中,但很少有应用于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之中。海水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营养盐、有机物和盐分,可生化性好,适于利用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将海水养殖废水引入人工湿地系统,在提高人工湿地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营养盐的去除效率的同时,有望促进厌氧氨氧化过程,从而优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本研究选用耐盐植物盐地碱蓬,构建了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开展养殖废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研究。首先研究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对于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为其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其次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探寻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营养盐的处理机制,为进一步优化人工湿地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在前段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不同盐度对厌氧氨氧化菌数量和丰度的影响。本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盐度升高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总氮的去除效率有所降低。系统对于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盐度升高而下降,亚硝氮在较高盐度时有明显积累,硝氮的去除效果稳定。但是在4%的盐度下,湿地装置中总氮去除效率仍可维持在65%以上。(2)基质不同深度对氮的去除效果不同。在0-20cm,氨氮和硝氮的浓度大幅下降,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在经过前40 cm基质后,2%和3%盐度下的硝氮去除效率较高。0%的系统中几乎没有亚硝氮的积累,亚硝氮在较高盐度(>3%)时有明显积累,氨氮和亚硝氮的浓度比值接近1:1,更加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发生。(3)系统中的细菌群落分布受到盐度和基质深度的影响较大。随着盐度的增加,OTU值逐渐降低,说明盐度降低了湿地中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0%系统中,0-20cm处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都是最高;20-40cm处,2%盐度下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最高。在系统中主要存在22个菌门,其中丰度最高的菌门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由于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较高,仍有大量的细菌没有被测序和发现。(4)系统中全部厌氧氨氧化菌均来自于浮霉菌门,且随盐度升高,海洋厌氧氨氧化菌逐渐成为优势菌群。厌氧氨氧化菌大部分更适应在3%盐度下生长繁殖,尽管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有所增长,但它仍不是系统中的优势种。但在这次试验中,我们也看到了利用高盐度促进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前GIS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历史与文化地理学中,对历史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GIS发展的现实情况、GIS的作用、GIS软件开发,对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发展
水中的氨氮和磷酸盐是具有回收价值的资源。目前,对于水中氮(N)、磷(P)资源化回收的方法不多,其中前景较好的是以鸟粪石(MAP)为沉淀产物的化学沉淀法,虽然该方法对于N、P的去除率及
<正>碳纤维是一类具有乱层石墨与类石墨结构共存的纤维状碳材料,碳结构特征与碳纤维关键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显著。其中以乱层石墨结构为主要结构特征的碳纤维表现出高强度
会议
目的:研究p53、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
百菌清是有机氯类农药代表品种之一,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型的非内吸收杀菌剂农药,在农业、纺织业和工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接触范围也非常广泛,有大量的从事
目的:总结并回顾小儿肠管超声检查阳性病例的超声表现及经验。方法:搜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小儿肠管超声检查阳性的病例,分析其超声特点,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风机叶片工作环境特征和叶片基材结构破坏机理,研究风机叶片涂膜的主要性能需求.试验中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温度的变化与涂膜的宏观机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多智能体系统在这些领域中有很多潜在的应用,因此,多智能体的协调控制逐渐成为现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考虑到多智能体系统的能量以及带宽是有限的,本文研究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智能体系统问题,针对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进行了部分研究,同时从一致性问题,进一步拓展到比例一致性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在有向拓
区县公务员职业倦怠是在工作的重重压力之下造成身心疲惫或严重劳累的一种状态,感觉自身能力被工作消耗过多甚至耗尽的一种表现形式。职业倦怠的影响是负面的,将对个人身心健
作为区域创新的增长极,在当前要求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型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可替代。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空间关联特征对促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