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诉信访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多,处理难度加大,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涉诉信访案件的增多,实际上是民心民意对司法权威的一种挑战,给司法部门敲响了警钟,其实危机就在眼前,既是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飞跃的机遇。因此,研究涉诉信访问题,寻找出解决涉诉信访问题之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力探讨涉诉信访的本体知识,包括涉诉信访的历史渊源、概念、构成要素与利和弊。在涉诉信访的历史渊源部分,笔者着重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涉诉信访的发展变化。就涉诉信访的概念,笔者认为涉诉信访指与法院办理的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关联,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者结果,要求人民法院启动相应的司法程序、实施一定的诉讼行为的人民群众的来信和来访。此外,笔者根据涉诉信访的概念对涉诉信访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的现实状况探讨涉诉信访的利与弊,涉诉信访具有顺应社会现实,助推司法进步;充分反映民意,监督司法行为;缓解社会矛盾,给力司法改革等有益社会进步的方面。同时,涉诉信访也具有寻求权力救济,不利司法独立;机制尚不完善,有害人权保障;脱离正常程序,损害司法功能;结果难以确定,破坏程序正义等不利社会发展与司法进步的方面。本文的第二部分探讨的是涉诉信访的原因分析,笔者从法院、涉诉信访人以及社会三个方面阐释涉诉信访产生的原因,从法院的角度说,司法理念发生错位、程序看似公正掩盖实体错误、司法不作为、队伍素质低等都是诱发涉诉信访的原因;从涉诉信访人来说,为了追求不当利益、法律常识的欠缺以及信官不信法的思维是促使涉诉信访人乐此不彼进行上访的原因;就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法与情的冲突以及不当舆论的引导是涉诉信访的社会土壤。本文的第三部分着重探讨的是如何完善涉诉信访的处置机制,笔者从预防机制、处置机制二个角度进行了探讨。预防机制主要从加强诉讼调解,化解当事人矛盾以及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角度进行论述。处置机制主要着眼于如何化解涉诉信访案件,寻求法律上应对涉诉信访案件的模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行政服务中心在我国是由地市一级政府自下而上的、自发改革兴起的新生事物,作为我国各地政府改革实践服务行政的一个突破口,在当下已然在各地以一个新型行政机构的面貌存在多年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