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jlshh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扦插和微插等无性繁殖是植物大规模繁殖的最佳手段,其成功的关键是不定根的形成。根据前期试验和所查阅文献,认为是绿原酸造成了灰毡毛忍冬的难生根,选用具有萌发速度快的大豆为材料,探讨绿原酸对不定根发生影响的研究,以期对灰毡毛忍冬难生根的研究提供借鉴。结果如下:1绿原酸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绿原酸(CGA)低浓度对插条生根影响不明显,高浓度通过抑制不定根的根长来抑制生根。在浓度0~400μmol/L, CGA未对不定根的平均根数产生显著影响;在浓度为200和400μmol/L时,与对照
其他文献
烤烟的去梗调制作为一项新的烟叶烘烤调制方式,具有提高烤后烟叶可用性,缩短烘烤调制时间,降低烟叶生产能耗的特点。本试验利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空间大,烘烤调制过程中温、湿度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比去梗烟叶与完整烟叶在烘烤质量上的差异,比较不同调制环境下对去梗烟叶外观质量、经济价值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找出适合去梗烟叶调制的温、湿度环境,为去梗烟叶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相同环境下
学位
烤烟质量受多个因素影响,矿质元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试验以凉山州黄水地区主栽烤烟品种凉烟2号为试验材料,结合烤烟生育期不同的特点,以喷施时期为出发点,取团棵期、旺长期、打顶后三个时期作为喷施时期的组合选择,研究微量元素锌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锌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喷施0.2%的锌元素的烤烟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处理,在团棵期、旺长期和打顶后均喷施0.2%的锌元
学位
叶色突变体是植物生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还可作为标记性状或种质资源用于作物育种。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稻品种G46B,从其后代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黄绿叶突变体5941ys,对该突变体开展了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并利用5941ys与日本晴正反交的F1和F2代对该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利用5941ys/日本晴的F2群体和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定位,为目的
学位
根瘤菌剂在四川生产和应用潜力大。筛选与四川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的高效菌株用于生产,替代部分氮肥的使用具有增加大豆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用自然选育的研究方法筛选高效菌株。首先从各采样点采集的根瘤中分离根瘤菌,再将这些菌株水培初筛,盆栽复筛后进行大田试验验证。最终筛选出结瘤能力强,固氮效果好的高效菌株。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从四川21个市县的24个采样点采集的根瘤中分离得到85株根瘤
学位
本研究在四川川中丘陵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下,构建玉米大豆套作复合群体产量的分级标准,分析玉豆套作复合群体产量构成、分布和变化情况,探讨玉豆套作复合群体最大理论产量及其同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川中丘区存在大面积中低产地块。通过对212个试验点玉豆套作复合群体产量数据的分级表明,玉豆套作复合群体产量在4737-7590kg/ha属于低产水平类;7590-9465kg/ha属于中产水
学位
迄今为止,微生物产生的2万多种生物代谢活性物质(如抗生素),有将近60%-80%是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是极大的资源宝库。但是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抗药菌株急剧增加,加之一些新发现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如SARS、H5N1、H7N9的出现,这些情况都对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和新药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仍然是医药工业寻找新药的重要来源。对于土壤微生物、附着于
学位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淀粉是玉米籽粒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重要的产量和品质因子。目前,淀粉合成代谢途径较为清楚,相关功能基因已被鉴定和克隆,但利用分子操作有效提高玉米淀粉含量至今还是难点。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淀粉含量玉米籽粒淀粉合成代谢差异,我们对两份淀粉含量不同玉米自交系淀粉积累,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测定。通过此实验分析淀粉含量不同玉米籽粒淀
学位
小麦族含StH基因组物种是小麦族一个重要的类群,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大约有35种,这些物种多为草原和草甸的优良牧草,如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偃麦草(又名高冰草,Elytrigia repents)等,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一些物种具抗寒、抗旱、耐盐碱等特性,具有麦类作物缺乏的优良抗病虫害和抗逆基因,为麦类作物遗传改良和牧草育种重要的基因资源。含StH基因组的小麦族物种来源于二
学位
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利益,该技术实现了定向育种,提高了育种效率。自1996年玉米转基因商品化以来,其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胚性愈伤组织是转基因常用受体之一,其诱导率受材料基因型的影响很大。目前大多数玉米骨干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的的诱导率很低无法直接作为受体材料,而利用转基因转化体获得生产骨干系至少需要3-6年的时间,漫长的过程严重阻碍了转基因育种的进程,因此
学位
本研究以玉米(Mo17)、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9475)、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TZ11)及其杂种F1(Mo17xTz11)、异源三倍体(Mo17x9475)和异源四倍体(438×9475,438为同源四倍体玉米)为材料,从分蘖期至枯萎期之间的6个生理时期对根系形态指标、地上地下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上地下干物质含量等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玉蜀属中一年生、多年生物种及其它们的杂种在根系和生理的异同,为阐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