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垂直墓园设计探索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和城市高密度的空间环境下,城市日益增长的墓葬需求和紧张有限的墓葬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墓位供不应求、墓价持续上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墓位平均成本,城市墓园出现了垂直发展的趋势:墓葬形式从土葬向火葬改革,墓位排列从平铺向层叠转变,墓区建设从单层向多层发展。
  城市墓园的垂直发展,在节约用地的同时,也使得墓园回归城市成为可能。我国的城市墓园大多墓址偏远、交通不便,墓园在城市日常生活中几乎被遗忘,形成“墓地围城”的窘境;而国外的许多城市“与墓为邻”,墓园除了墓葬与祭祀功能之外,还能提供许多相关的城市服务,成为公共活动的理想场所,发挥着重要的城市价值。因此,垂直墓园的发展,应当积极地建立墓园与城市的亲密关系,它更像一座城市垂直公园,集观光游览、人文纪念、生命教育、精神传承于一体,将纪念性柔和地融入城市日常生活。
  在世界范围内,垂直墓园业已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许多概念方案相继提出,也有不少实际项目在各地建成。通过研究、整理与归纳,可以总结出垂直墓园的三大特征:垂直生长、垂直分层和垂直复合。而与此同时,垂直墓葬在中国的发展却遇到了困境——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很难接受彼此陌生的死者高密度地葬在一起,墓位高低的等级差异难以调和,祭祀空间被迫共享,各自的祭祀礼俗难以同时满足。
  纵观中西方墓园的发展历史,墓园的空间形式源于墓葬个体的关系。而我国现代墓园的发展,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完全脱离了传统族墓的线索,转而引入西方公墓的模式,导致墓葬个体关系的严重缺失——既没有族墓祠堂的个体血缘关系,也没有西方公墓的个体宗教关系,是彻底的陌生人和陌生人葬在一起,限制了垂直墓葬的推广与发展。
  垂直墓园的本质,就是实现“存骨空间”的高密度叠加,同时满足“祭祀空间”的合理共享。因此,墓葬单元的集体建构,是实现我国垂直墓园发展的关键策略。在多元的现代社会,家族集体、宗教集体、纪念集体都能够进行集体祭祀活动,分别对应家族祭祀、宗教祭祀、社会公祭。这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能够加深彼此间的身份认同,进一步凝聚集体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由于传统观念的避讳,我国的墓葬空间理论在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学等领域都缺乏相应的研究,人们“谈墓色变”也缺乏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垂直墓园的设计探索,是通过集体关系的建构,推动我国城市墓葬垂直高密度发展,继而实现城市日常性纪念。希望墓园空间能被更多人积极关注,被更多人健康认知,引起广泛的思考与讨论。
其他文献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起到了集中分担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建设内容,而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广场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公共空间,承载着枢纽的大部分使用功能,以及乘客和市民大部分公共活动。  虹桥交通枢纽整体建筑设计理念凸显集约土地,整合资源、以人为本的主旨,在整体设计上追求快速便捷的交通疏导、一体化的整合设计。通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高铁站的配套西广场的一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设了大量高科技产业园,这些产业园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城市空间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高科技产业园在产业定位、使用人群及空间规划等方面相比传统工业园区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园区空间是所有研发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载体,需同时满足产业和使用者多元的工作生活需求,故对高科技园区空间品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和产业生态运营理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条件特殊,在诸多方面依靠了地方性技术。上海是中国现代性和近代建筑的先锋,这源于该城市独特的国际化背景,使其勇于担纲多国合作的重任。雄心勃勃设计的坚实基础源自从国外引进的现代技术和材料,特别是针对软弱土层而言更是如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德国的技术、材料和工程知识的传播,聚焦工业技术,力争弥补中国现代建筑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本文侧重于两家公司,即西门子和联合
学位
伴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本向乡村的投入。“中央一号文件”对当代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提出“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力度”、2016年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新理念”、2017年提出“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2018年提出“振兴乡村战.略”。现在中国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更广的意义,不仅仅是关注乡村和村民,还更加关注乡村产业和乡村的未来。  永联村位于张家港市南丰镇,是一个典型苏
学位
上海今日的城市意象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其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独特区位优势;中式传统的建造方式;西方外来建筑文化于过去的两个世纪的影响;以及现代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迅猛发展。  这种复杂情况及多元建筑文化的混合,导致整代上海人生活在被命名为“里弄”的独特建筑布局中。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弄这一民居形态塑造了上海人的文化,以及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统而又现代。而这些承载着过去记忆的民居形式,如
学位
“艺术之城”、“欧洲文化城市”、“文化之都”……近三十年来,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城市更新、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能够带来城市形象的转变。  上海已经成为在经济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上海的目标是成为优秀的全球城市。通过把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手段和重要资源,上海正在越来越注重其城市形象的转变。  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上海的文化导向型
20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上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发展方面。规划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而城市项目也将成为实现大规模规划目标的手段。直至今日,上海这座城市经历了诸多演变。这个时期恰逢城市规划和设计实践的转折点。从那时起,重要的城市项目开始成为城市设计竞赛的主题。也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所使用的工具也随之演变,这些工具的演变影响着其
面对千城一面、要素分离的城市建设现状,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桥梁,弥补了二维结构和三维形态之间的断层,逐渐成为组织物质形态要素、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从形态要素的分布和组织关系入手,将城市形态的具象表征和空间结构的抽象关系整合为“形态-结构”概念,结合30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城市设计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强调要素的组织关系在塑造城市空间特色中的核心作用。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
学位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威尼斯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给当地的居民带来很大影响,相应的威尼斯的居民生活空间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旅游产业使威尼斯当地空间呈现商品化趋势,这使当地原本稳定的社会文化受到强烈刺激,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居住保护视角,居民生活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首当其冲。具体体现在由于“视觉消费”使城市中心区域游客剧增,居民与游客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上相互影响
学位
上海当下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体系日趋成熟,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历史建筑的建造年代较早,其建造原则符合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认知,时过境迁,如今不仅其建造情况达不到现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其自身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老化。历史建筑的修缮设计与现行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的执行之间存在诸多难以协调的部分,大量风貌保护项目无法满足现行相关行业技术规范要求,保护条例与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  本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