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d-Pt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干/湿甲烷氧化性能研究
【出 处】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建立以荧光增白剂85 (VBL)为标准物质,采用萃取的方式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用纸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方法.该测量方法中设置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430 nm.分别探究了pH对VBL荧光稳定性的影响和萃取温度、乙醇浓度及其用量、超声时间和萃取次数等因素对萃取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影响.在VBL为0~1.0μg/mL范围内,VBL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y=0.00223F-0.01885,相关系数(R2)=0.9984.最佳的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为60℃,萃取剂为50%
医用注射器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对医用注射器在化学实验改进中的用途进行了探究和讨论.把注射器应用到化学实验中,可以简化装置,方便操作;可以节省试剂,减少污染;可以提高安全性能,提升实验效益.
对国际油气行业规范ISO 19906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Arctic offshore struc-tures》和我国冰区应用的HY/T 047-2016《工程海冰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规范对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海冰力学参数的推算方法,并以北极东北航道为典型海域,给出和比较了基于两种规范的力学参数推算结果.研究发现:两种规范规定的力学参数均与卤水体积、冰温和冰厚等条件紧密相关,但推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在冬季东北航道中间航线
对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目的 是得出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尺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机制.在年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尼诺3.4指数(Nin03.4 Index)进行相关分析;在年代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北太平洋环流振荡指数(NPGO Index)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 Index)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东部沿海200m水深以浅的陆架海域热含量与NPGO指数在年代际尺度上相关性最高,为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0,置信度超过90%.流场与NPGO指数的回归及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黑
应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单独波浪作用和波流联合作用两种情况下非黏结脐带缆在沿波浪方向和垂直波浪方向的振动响应特性.通过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出结构的应变响应,对结构的应变和振动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波浪作用下,非黏结脐带缆两个方向振动响应的最大值发生于波浪水面附近;随着波高的增加脐带缆两个方向的振动响应逐渐变大;施加外流后,脐带缆顺流向振动响应显著增加,横流向涡激振动响应和流场流速相关,从而变化较为复杂;其中顺流向振动主要受波浪频率主导,横流向振动主导频率随流场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受波浪频率影响较小,主
以1977-2018年整个西北太平洋台风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ArcGIS等软件对台风的频数、强度等进行统计特征分析,重点突出多年来台风在我国各地区的登陆情况.结果 显示:1977-201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频数变化呈波动减少的趋势,特别是1994年以来,台风发生频数显著减少,但近几年频数有所上升.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变化不明显,但存在频数增大强度变小,频数减小强度变大的特点.夏季和秋季发生的台风占总数的85%,秋季的台风强度最高,其最大平均风速可达37 m/s.42年期间,登陆我国台风共计314个
针对海洋工程验潮站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利用渤海湾西部海域三个长期验潮站资料,构建了该海域精细化潮位推算模型.利用7个临时验潮站数据开展模型精确度验证评估工作.结果 表明,模型推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因此,本模型可实现渤海湾大范围区域测量工程的水位控制需求,达到了减少布设验潮站数量的目的 ,实现了大范围区域的水位控制.目前,该模型已经成功应用于港口航道相关水深测量中,具有重要的海洋工程应用价值.
2010年10月对湄洲湾北岸潮间带表层沉积物进行了调查,对沉积物中重金属Cu、Ni、Cr、As、Cd、Pb、Hg、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调查区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 表明:调查区除Cr外的其他元素均低于Ⅰ类标准,Cr元素61.54%采样点超Ⅰ类标准,低于Ⅱ类标准;通过粒度分析及重金属来源分析,推测Cu、Ni、Cr、As 4种元素受地球化学背景值影响,属于自然来源,Cd、Pb和Hg 3种元素可能与港区排污有关,属于人为来源,Zn来源复杂,可能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