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k303968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负担更为沉重,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而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首先需要全面掌握人口信息,不仅需要人口的结构、受教育程度、老龄化等情况,更需要人口的空间分布信息资料,以利于科学的制定人口政策,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有效的进行各项资源配置和城市布局等。   人口信息只有与地理空间信息集成以后,才能与资源、环境、经济等社会信息进行集成,从而进行人口信息的深入应用研究。但是目前所掌握的人口信息,通常是按较大的行政区域发布的,如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统计年鉴的常住人口,是以十八区县为最小单元进行统计的,而各区县的统计年鉴则是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最小单元进行统计的。然而在城市规划的各项研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非行政区内的人口数量统计问题。例如,某项公共设施的选址,必须考虑该设施设在不同地点时所覆盖的人口数量。再如洪水淹没区或地震多发地带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所波及的人口数量统计等。面对这样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以此区域所占行政区的面积比例作为行政区人口的权重系数估算该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但实际情况是,人口的区域分布与地理位置、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口分布现象,具有典型性和多样性。可以肯定地说,人口在任意区域内都不可能是均衡分布的,以上方法计算的任意区域的人口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   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和条件很多,而且很复杂,大致可分为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三大类。自然地理因素是空间关系及海拔、地形、耕地、气候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观念、国家政策等;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年龄及性别比例等。   本文的主旨是,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范围,以2007年抽样率为10%的居住区调查样本为基础,在现有的GIS技术、空间数据条件下,建立包括建筑条件、交通条件、公共服务设施、就业条件、环境以及其他限制条件的城市布局要素因子库。并通过各类因子与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分析,寻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城市布局、经济产业、交通运输、绿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或非线性关系,建立人口分布模型,确定各因子权重系数。然后再通过统计各研究单元内的各相关因子数值,并结合人口分布的限制条件,实现人口在空间单元内的定量分布,从而解决将大地理空间区域的人口,分配到较小的地理空间区域上的问题,为实现任意区域人口统计建立数据基础。
其他文献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水平下,处于某一发展阶段的城市群,通过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地区的水、土、大气等资源环境条件对城市群范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江总书记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提出来,我们要用整个心灵去领会其深刻内涵和精神
潍城区望留镇柴家村背靠山岭、地薄水少,长年流行这样一句话:柴家村地里三件宝,荠荠菜、蚂蚱草、擦腚石头不用找。这个960多口人的村庄,逢上干旱年头就成了“无粮村”。1991
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地下水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改变了天然状况下的水循环模式。在地下水浅埋区,水循环以垂直方向上的入渗和
信息识别和空间分析是滑坡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滑坡信息遥感识别包括目视识别和计算机自动识别,目前日视解译是精度最高的滑坡信息识别方法,但它对遥感影像信息的利用率低下。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转型以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
学位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种类的变化对环境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而土壤动物的主要活动又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近年来,有关土壤动物的研
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煤矸石,而煤矸石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在不恰当的管理条件下会对环境会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收集到的山西省不同产煤区域煤矸石的
紫色土丘陵区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是长江流域、三峡水库水环境的重要影响区。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逐年增加,水环境恶化趋势日益突出。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基础上
者身处基层 ,常见到有些上级机关来人下基层 ,不但没给解决什么问题 ,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 ,使基层一听到工作组要来就害怕。一怕通知变卦。下基层事先通知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