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建构及叙事伦理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是指各种传播媒介如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所塑造和传递出的农民工的符号形象,广泛存在于文学、电影、戏剧、摄影乃至美术、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虚构叙事中,同时还大量存在于新闻报道、影像纪录等真实叙事中。   与虚构叙事相比,真实叙事所建构的农民工形象在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这一群体的自我认知乃至这一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的中介意义。本文立足于叙事学的理论视野,以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为依托,尝试剖析真实叙事文本中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隐蔽过程,从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叙事声音、叙事动作乃至叙事接受等众多方面解释媒介是怎么建构出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并以叙事伦理批评的视角切入农民工的真实叙事文本,探究叙事者的伦理立场,叙述者与受众以及与所塑造的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伦理关系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绪论部分,提出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叙事活动的紧密联系,论证了叙事学理论应用于真实叙事中农民工形象建构研究的可行性。   第一章,从媒介形象理论出发,探讨了无论是虚构叙事还是真实叙事所塑造的农民工形象都是对其现实群体形象的符号化建构。   第二章,主要从叙事聚焦与故事序列两个方面阐述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聚焦通过眼光过滤凸显了农民工形象的某些侧面,并产生了感知引导的作用。被剪裁和安排的故事序列强化了形象建构的类型化趋向。   第三章,通过分析叙事活动中叙述者的伦理姿态和叙述者与形象、受众间的伦理关系,指出叙述者干预及故事结构背后所体现出的“城市中心主义”的歧视与排斥的叙事伦理困境。   第四章,从摆脱类型化的叙述模式、超越二元对立的视域、寻找人文关怀的伦理支点三个方面对构建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伦理新维度提出了一些见解。
其他文献
本文章介绍了数控系统精度补偿目的及类型,阐述了几类精度补偿原理及方法,针对于西门子840D系统的精度补偿技术进行分析,并对该系统的几个主要补偿功能进行讲解.
毋庸置疑,现在的汽车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行业.rn相对于汽车产品销售,金融行业的产品更是繁杂,有贷款、租赁、保险、信用卡服务等消费模式,增值服务更是以整车产品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青岛市卫生计生计划建设情况,以及我们对卫生计生信息化推进整个健康青岛建设的展望和思索:一是智慧医疗健康青岛的建设背景;二是医疗信息化在健康青岛
期刊
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的中国处于一个激情满怀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怀揣真诚之心迎接、歌颂新中国的诞生。建国的迫切急需党中央在理论、宣传上为其合法存在正名,而长篇小说“写史
动态分级法是运用聚类分析原理进行计算机分析的新分级方法。采用动态分级法对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分级评价,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价方法。
就能源消耗问题及其影响这个话题,美国朝野现在是议论纷纷.这是关系全球变暖,美国经济的问题.设法降低石油消费被视为是一个应对这一问题的积极转变.为了降低消耗,许多的政策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终端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尤其在QQ、微博以及微信等通讯工具的不断盛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提出新要求.本
大约在十年前,大数据刚刚提出来,那时候BAT、谷歌、Twitter这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个很实际的需求,就是他的用户数超过了1亿,数据量也非常庞大,那时候就提出了大数据.十
期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知青文学”做为“历史记忆”书写的特殊产物出现在中国文坛,梁晓声与众多“知青”出身的作家一起,带我们感受了一代人的精神变迁。梁晓声从沉痛和哀怨中
本文分析了《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特点,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资源建设的探讨和研究,结合本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课